高二历史(选修)课堂练习(必修一第七单元)2014.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江安中学高二历史(选修)课堂练习2014.3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1949年,毛泽东在同斯大林特使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来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①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③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④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新中国成立初期掀起一股留学热潮。以下对这一时期留学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以欧美国家作为热门留学国B.体现“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主要是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最吸引学子们的是科技与工业成就4.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朝鲜B.苏联C.印度D.日本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A.有利于亚洲和非洲国家反帝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C.符合西方大国的全球战略利益D.打破了两极格局和冷战对峙的局面6.在2006年底于北京召开的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两国学者对中日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对近代发生的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共同研究。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古代中日关系历经了由友好交往到敌对战争的转变②近代中国遭受的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都是其推行既定方针的结果③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峙时期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8.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面对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2矛盾与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表明()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9.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D.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峰会10.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教材对联邦德国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A.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11.下示材料说明当时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12.“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被称为“转折点”的事件发生在A.1971年B.1972年C.1978年D.1955年1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14.2008年5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牢记历史不是为了报仇。2007年12月27日应我国政府邀请,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我国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日双方就东海问题达成四点共识,就加强气候变化科技合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之所以能进入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中日两国的国家力量势均力敌B.中日两国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C.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D.中日两国开始进入以合作取代竞争的新时代15.20世纪70年代初,新中国打开了外交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结束了“文革”内乱,中国国际形象提升B.中国实力增强,外交政策灵活3C.第三世界力量增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D.美苏争霸的影响16.“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17.下图是拍摄于1972年的两张历史照片。下列历史情形表明A.中美、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B.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破产C.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新阶段D.中国睦邻友好政策取得重大成果18.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19.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20.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先后成为观察员国家。2013年1月,土耳其提出加人上海合作组织的想法。4月,土耳其成为北约国家中第一个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上海合作组织是A.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B.亚欧国家的自由贸易区C.亚欧国家多方合作的政治集团D.区域反恐政治联盟组织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4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战事,后幅文章,竞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材料二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途径,先从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开始,把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1952年到1958年中日民间交流出现高潮。友好与贸易这两个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最积极的因素,有如两个车轮,推动日中关系前进,也给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材料三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2)材料二反映出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5江安中学高二历史(选修)课堂练习2014.31-10CCABBBBCBC11-20BACCADACDA21.解析:第(1)问“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可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从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角度来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二小问由“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友好与贸易”“推动日中关系前进”,可知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中日两国的作用。第(3)问,解答第一小问要联系二战后中日之间的关系;第二小问要联系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意义。答案:(1)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列强进一步向中国输出资本,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等。问题:清政府和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投降;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外交思想:民间先行,贸易先行,以民促官。影响:促进了中日民间友好往来与经贸交流,为后来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不正常状态: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