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中学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力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言描述力的描述力的示意图:可准确描述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用于受力分析力的图示:可准确描述出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概念: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产生条件:相互接触、有弹性形变拉力:沿绳子(弹簧)收缩的方向弹力方向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即: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与施力物体的,N形变方向相反胡克定律:弹簧(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F=kx,N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只与弹簧本身有关m概念: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相互接触、接触面不光滑产生条件:滑动摩擦力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计算表达式:f=其中为动摩擦因素,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摩擦力N静max度有关概念:在静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趋势的作用力相互接触、接触面不光滑产生条件: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最大极限:最大静摩擦力ff=(在粗略计算中可认为二者近似等于)力的等效: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12FFF1221形状或运动状态)相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用一个力(合力)替代几个力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用几个力(分力)替代一个力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体现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同直线——同向相加,异向相减,合力范围:|F-F|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力的图示——P60例题不同直线——F=F+,221212F+2FFcos为F和F之间的夹角正交分解法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或求分力的方法按力的效果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P66例题力的正交分解——力的三角形定则“静力学”解题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已知外力)3、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二力平衡)列方程4、统一单位代数据求解5、检验结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讨论、说明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二、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平衡时合力为零。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力的性质:物质性(必有施/手力物体),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同:等大,反向,共线异: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产生、变化、小时),异体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质。平衡力不具备同时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质可不同。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状态无关。二力的产生和消失同时,无先后之分。二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龙江中学2012学年高一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重为G的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一切摩擦,则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为。3.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力F=20N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0B.40N,水平向左C.20N,水平向右D.20N,水平向左4.张明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A.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B.fl方向竖直向上,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C.f1为静摩擦力,f2为滑动摩擦力D.f1为静摩擦力,f2为静摩擦力5.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0FFA.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C.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6.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7.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D.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8.一块砖平放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叙述正确的是()A.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B.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C.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D.砖滑动前后,均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9.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11kgmB.12kgmC.21kgmD.22kgm10.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小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11.如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A.重力,B对A的支持力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12.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μmgB、2μmgC、3μmgD、4μmg二、双项选择题(每题5分)1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D.木块受到的合力为1N14.重力大小为G的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匀速攀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1,匀速滑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5.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桌面的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方向如图所示。现撤去力F1,则()A.木块受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B.木块受摩擦力为6N,方向向左C.木块受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D.木块所受合力为016.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相互作用B.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C.由胡克定律可得:k=F/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17.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A.μFB.μ(F+G)C.μ(F-G)D.G18.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9.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不一定是摩擦力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20.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F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