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二、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演变1、秦朝: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第二册P24)(1)中央官制a、最高统治者: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b、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2)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第二册P24)a、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b、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c、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2、汉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汉初时的汉承秦制(第二册P31)a、背景: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b、内容:(a)中央制度:继承秦朝中央集权体制。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b)地方制度:继承秦朝郡县制度,同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度。(第二册P31)①郡国制原因:错误吸取秦亡教训。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②内容: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③后果:地方势力膨胀。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c、特点: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为”措施:a、中央官制上,形成了“内朝”与“外朝”体制(第二册P34)(a)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b)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b、地方措施:(第二册P34)(a)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b)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削弱地方王国势力)2(3)东汉豪强地方势力强大。(第二册P39)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及其表现:(特征)a、经济上: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b、军事上: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c、政治上: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d、后果: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3、隋唐三省六部制与正事堂——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册P51)(1)创立与发展(特点)。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2)内容:a、中央机构: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b、职能: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c、中央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3)评价:a、实质: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b、作用:①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②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4、北宋文官体制(第三册P3)(1)创建的原因:a、宋朝初年,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b、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2)军事制度改革:a、中央军事制度:(a)961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b)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帝总揽兵权衙统兵和皇的体制(c)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b、削弱地方军事力量: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人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又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3)政治制度的改革a、基本国策:宋初以“重文轻武”,防范武将专权,3b、选拔途径: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而是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c、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a)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b)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5、元代行省制度(第三册P22)(1)元朝统一的意义:元朝灭亡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再次实现全国大统一。(2)巩固统一的措施—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行省制度的建立a、目的: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b、中央政府:(a)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b)中书省又称“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全国军事与监察。c、地方行政则创置行省制度。(a)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b)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6、明朝的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第三册P29)(1)目的:朱元璋即位后,为稳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2)措施——内阁制度的建立(中央机构改革)a、废除元朝以来的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结果: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年的宰相制度由此终结,集皇帝、宰相于一身的朱元璋独揽决策、行政大权,力不从心。b、朱元璋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c、形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正式确立内阁制度。此后,建制不断完善的内阁,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d、职责:内阁大学士人数不等,职责为起草诏敕、票拟批管、咨询顾问、密疏进言等。e、作用:(a)明朝中后期,虽有内阁首辅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事例。(b)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准自行其是,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47、清朝时军机处的设立——中央行政机构的变化(第三册P37-38)(1)直接原因:雍正帝以西北战事为由,在宫内创设军机房,后将这一临时机构定为常设的军机处。(2)职责:中央行政。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3)作用;削弱内阁,加强皇权。a、军机处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百官的奏折也直接送军机处议复。b、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二)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A、商鞅变法(第二册P22)1、背景:(1)战国初期,秦国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促使泰国变法图强(2)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2、内容: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3、影响:(1)孝公死后,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2)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了统一战争的进程。B、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第二册P48)1、背景: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2、目的: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政策。3、措施:(a)迁都: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将都城南迁至洛阳。(b)语言与服装: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c)汉姓: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d)政令: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e)通婚: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f)道德: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4、作用:5a、加快民族融合进程。b、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作出了重大贡献。5、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1)经济上: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2)生活习俗:胡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a、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b、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3)文化艺术: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6、民族融合的意义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A、汉唐丝绸之路和遣唐使1、丝绸之路的全盛—中国古代西北对外陆路交通。(第二册P59-60)(1)西汉时,丝绸之路开辟与概况: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两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来往、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2)唐朝时,丝绸之路的全盛。a、原因:唐朝西部疆域(西北地区)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b、情况:(a)地区:西域及大食(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络绎不绝、往来于途。(b)重要民族:擅长经商的粟特人尤为活跃,他们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c)经济文化交流:①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②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面、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6③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c、影响:虽然当时进入中国文化系统的外域文化以中亚、西亚、南亚为三大支,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广阔得多,可以说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2、“遣唐使”(第二册P62)(1)日本曾先后十多次派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2)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B、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和科技的对外传播1、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发展(第三册P15)(1)原因:a、客观上: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b、主观上: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2)情况:a、南宋时,从海路前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东南沿海出现许多贸易港口,其中,“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b、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c、商品的交流:(a)宋代的海外贸易,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b)输出商品土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c)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3)线路与作用:a、线路:这条以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b、作用: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2、宋元时期的科技(第三册P18-19)(1)活字印刷术向外传播: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7(2)火药武器的对外传播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人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C、明朝的朝贡贸易与葡萄牙占据澳门1、明朝的“朝贡贸易”——对外关系。(第三册P46)(1)背景:明初海禁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多次下令“片板不许人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并以严刑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