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科竞赛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2年高二历史学科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2.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3.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4.下列图片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其中发明或者出现在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时期生产工具是①马钧发明的翻车②筒车2③二牛抬杠耕作方式油画④《农耕图》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④5.《礼记·王制》中说:“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文中所反映的是A.宗法制度B.礼乐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分封制度6.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7.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给事中的意见被皇帝采纳。这表明A.给事中为中书省属官,有起草诏令的权力B.给事中为尚书省属官,负责执行皇帝诏令C.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封驳审议的权力D.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行政决策权8.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下列史料中距离解开这个“历史之迷”最近的是A.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杜牧《阿房宫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C.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D.清·赵翼说:“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9.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我国许多地方至今有“乞巧节”,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自家的庭院里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牛郎织女传说以及乞巧习俗不能反映的是A.古代社会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3B.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C.古代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的价值取向D.人们对田园牧歌世外桃源生活的追求10.“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所说的“中间路线”是指()A.郡国并行制度B.中朝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11.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认为人性本善,君权神授12.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13.中国古代的文官凭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结成小集团,有学者概括称之为“姻谊”、“乡谊“、“年谊”等。例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中有:“你我年谊世好,就如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其中的“年谊”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15.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16.《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17.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B.物流通畅的草市4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18.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19.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C.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D.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20.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21.黄仁宇在论及某封建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2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23.《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24.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B.社会主义是天堂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D.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25.美国为参加二战大量补充兵员时,前来应征入伍的青年人因体质不合格遭到淘汰的达4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美国青年人强烈反对战争,制造假结果以逃避兵役B.美国青年人懒于运动和锻炼,身体素质日益下降C.经济萧条导致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下降,身体素质下降D.美国是移民国家,公民民族凝聚力差,缺乏爱国心526.列宁在论述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道路时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俄国二月革命后取得了不流血的革命胜利B.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完全错误地分析了革命形势C.俄国二月革命后走上了与列宁此时设想相反的道路D.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完全按照此时列宁的设想发展27.“农民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1932年-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对此正确的分析是A.农民为稳定粮食价格而焚烧谷物B.斯大林体制的确立影响了农业生产C.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D.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调整未见成效28.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9.二战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体现在经济生活中是()A.出现了“混合经济”B.经营者革命C.人民资本主义D.福利国家30.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运动31.1917后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评论道:“俄国此次革命之成功,未始不受吾国历次革命之影响。今吾更将依俄国革命成功之影响,以厚我共和政治之势力。”李大钊对二月革命的认识A.是正确的,因为中国民主革命影响到了俄国B.是错误的,因为二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是正确的,因为二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D.是错误的,因为二月革命后建立的临时政府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和谐社会发展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清醒的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战后欧洲6A.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B.面临着美苏的威胁和控制C.出现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D.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33.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34.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他意在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反对武力统一欧洲C.反对欧洲对外扩张D.反对美苏干涉欧洲35.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瀨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C.两极袼局的存在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36.1946—19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