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个性化2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目的: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加强实战演练课时:2课时题组一:考查再认再现能力1-121.我国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于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B.分封制的影响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2.作为著名的侨乡,广东许多地方都办有侨情乡讯杂志,部分家族还办有自己的家族杂志。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古代中国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3.(2012泉州一模)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A.宗法传统的影响B.封建政府的提倡C.小农经济的稳定D.儒家思想的流传4.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C.监察制度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5.(2012朝阳期末)这是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6.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7.公元前206年,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赵佗曾任秦朝南海郡龙川县县令。关于他任职龙川县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B.其职位可以世袭C.其县令职位由南海郡郡守任命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8.(2012青岛模拟)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C.君权遭到了弱化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9.针对某一政权成立之初的人员成份,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说:“为天地一大变局”“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该政权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10.“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A.中朝制度B.郡国并行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11.《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B.九品官人法有弊端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12.(2012韶关一模)宰相张九龄向唐玄宗上书后,“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成为唐中期后官员选拔的重要原则,其本质说明()A.郡县制的开始B.刺史制的完善C.科举制的缺陷D.中书门下制的实行题组二:考查知识运用能力13-2013.(2012珠海质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14.(2012济宁二模)“他们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宋朝统治者的上述做法()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15.《宋史·本纪》载:“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针对此现象,北宋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设都指挥使司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州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有效C.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D.地方司法官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16.(2012太原模拟)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A.皇权被削弱B.相权得到加强C.中书省独揽大权D.中书省职能专一17.(2012西安模拟)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B.“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C.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题组三:原文概念理解,完成19—33题18.“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A.丞相B.殿阁大学士C.尚书令D.军机大臣19.(2012淮南一模)《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20.如图“秀才看榜图”是明清时期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主要是因为()A.四书五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B.朝廷用考试扩大其统治基础C.商品经济发展到了较高水平D.读书考试是做官的重要途径题组三:原文概念理解21—302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22.(2011年广州二模)《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23.(2011年湖南高考仿真)“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24.(2010年广东文综)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25.(2011年山西太原一模)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订立如此盟约()A.旨在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B.为了进一步规范诸侯的婚姻行为C.说明当时宗法制已经开始动摇D.反映出分封制已经出现崩溃迹象26.(2010·杭州检测)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中国人的这种文化情结源于()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27.(2010·济宁检测)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汉书》的记载B.民间的传说C.史学家的研究论文D.秦简的记载28.(2010·韶关模拟)“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是()A.城邦政治B.贵族共和制C.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D.中央集权制29.2.《左传·桓公二年》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对于宗法分封制条件下西周社会结构的表述()①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②形成家族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C.①②皆错误D.①②皆正确30.“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易混易错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有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原因是什么?(2)请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2.材料一三国之前,家谱还是帝王之家的“专用品”,魏晋以后,才逐步开放到一般官宦人家。当时士族记录家谱,是为了光宗耀祖、显示门庭的高贵。两宋时期,家谱盛行开来。明清两代,家谱进一步普及平民百姓之家。材料二君亲一体,忠孝一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五刑之戒莫大于不忠,百行之首莫先于不孝。为人臣者当鞠躬尽瘁,为人子者当慎终追远,不可一毫或忽也。——《河南程氏正宗世系》请回答:(1)家谱的编修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家谱从三国之前帝王之家的“专用品”到明清时期普及平民家庭,原因有哪些?请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予以回答。(2)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二的内容?据此,该如何正确发挥家谱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价值?3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38题)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