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01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013.3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请将答案按照正确的填涂方式填在答题卡上)1.“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这段话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A.维护贵族的利益B.化解社会矛盾C.走向民主政治D.维护平民利益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庇西特拉图改革3.梭伦改革的“解负令”反映了改革前A.君主制与民主制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君主与平民的矛盾4.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5.梭伦改革中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的阶级基础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鼓励发展工商业C、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D、成立四百人会议6.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说:“政权不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能够体现以上特点的改革措施是①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②发放津贴③抽签选举④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7.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迅速发展B.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D.东周王室日益衰微8.战国时期的改革或变法的影响之一是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符合此说法的选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尽地力之教”C.“相地而衰征”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高无所荣华”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10.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这次变法实现了秦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这一观点最主要的依据是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11.《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A.连坐法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重农抑商12.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种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13.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②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③什伍连坐法;④焚烧诗书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对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结束分裂,走向统一②一些措施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③使郡县制度在中国各地普遍推行④一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15.“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推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16.通过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社会迅速向封建化发展,这主要体现在①“北语断绝,皆习正音,典章国制一如南朝(这里的南朝指于北魏并存的南方政权)②迁居洛阳的鲜卑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③鲜卑的贵族广置良田,成为中原地主④解散原来部落,实行编户,督促农民纳税服役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18.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①为国家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②缓和了北方的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从社会发展和进步、顺应历史潮流的角度看,以下事件最符合这一标准的一组是A.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B.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C.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D.商鞅变法与庆历新政20.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3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1.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2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均输法④市易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3.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24.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制度的最主要措施是A.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B.调整考试内容,考经义策论C.改革考试方法防止考官舞弊D.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编纂教科书2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26.下列举措中明显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指导思想的农业措施有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农田水利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7.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28.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29.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推行青苗法B.实行募役法C.颁行农田水利法D.推行免役法30.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更戍法31.“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432.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其原因是①天主教会不断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争夺势力②天主教会的教义教规全面影响着欧洲的社会生活③天主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④天主教会控制了三分之一的欧洲土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3.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34.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35.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36.加尔文的主张与路德一样,反对盲从天主教会,但比路德更为激进,表现为A.主张信仰得救B.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C.认为教会应当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D.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37.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称义③简化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38.英国宗教改革与德国宗教改革的不同之处是A.否定教皇权威B.依靠王权自上而下改革C.坚持基督教信仰D.宣扬信仰得救39.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40.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41.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542.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A.顺应政治民主化的潮流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D.使农民后得了人身自由43.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于A.封建农奴制度的阻碍B.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C.国内市场狭小D.自由劳动力缺乏44.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或成果①取消包税制②取消宗教地产的免税权③分配国有土地给新兴地主和农民④确立了土地私有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6.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工业发展的重点是A.民族工业B.官办工业C.纺织工业D.军事工业47.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A、中央集权B、整顿社会秩序C、创办近代工厂D、建立海军48.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部威胁是A.奥斯曼土耳其B.希腊C.马木路克D英法等国4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措施中不可能推动埃及近代化的是A.采用西方大机器生产发展军事工业B.规定各部部长和省长都由他亲自任免C.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D.聘请西欧国家的军事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50.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二、材料解析题:(共三大道题,共计50分。请将正确答案用黑色的碳素笔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条理清晰、字迹工整)51.(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惟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韦斯特《梭伦:残篇36》材料三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6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