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二哲学《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设计北京宏志中学宫英杰教学目标:知识讲授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运用具体事例说明只讲索取不讲贡献是片面的、错误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和训练是非理解、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和审题能力,提高运用学科知识判断和评价有关观点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表达和辩证思维能力。思想教育目标: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基础,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培养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式方法,创设问题,激发思考;运用讲授式、探究式方法,通过观看录像探究问题,理解归纳;开展讨论,深化认识。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事例和典型观点进行分析。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精神贡献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导入正课]展示《伊索寓言》中“鹿与狮子”的故事:鹿在喝水时,望着水里的影子,看见自己的角长得很优美,它洋洋得意;看见自己的腿细而无力,它闷闷不乐。鹿正在思考着,一头狮子突然向它扑来,鹿转身就跑。在空旷的平原上,鹿一直跑在前面,保住了性命。到了丛林地带,鹿的角被树枝绊住了,狮子出现了……在临死时,鹿又意识到,它的腿比它的角更有价值。思考:该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学生发言略。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价值判断,或者说都在用已有的尺度来评价事物的价值,那么对人生价值,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尺度来进行价值评价呢?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呢?这是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讨论的问题,对此话题,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激趣诱思:我们新任的总理对此又是如何回答的呢?(屏幕展示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的视屏图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现任总理的人生态度,(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入正题。)那你们又是如何回答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第二部分:情意互动,以诱达思,变学为悟]二、人生的真正价值1、人生价值的含义[温故知新,知识迁移]结合我们前面所学习过的内容忆一忆:什么是价值?(学生回答)价值: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反映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人的价值又应当如何理解呢?引导:事物→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人人生价值:人对人的积极意义。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可能从他自身得到说明,必须放到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得以说明。教师引导: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作为一种“事物”,必须也可能以自己所具有的属性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同个性、利益和需要,要求得到满足。人生价值就是从这种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而,人生价值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把它称之为贡献,也称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我们把它称之为索取,也称自我价值。个人满足社会集体他人的需要→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社会集体他人满足个人的需要→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我们如何理解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呢?由学生回答后总结: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贡献和索取的统一。课堂训练:请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内容分析以下材料:背景材料:在2005年的春天,中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奖金500万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评审委员会专家都认为,袁隆平院士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虽然袁隆平也已七十多岁高龄,但他至今仍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他们荣获大奖受之无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正是因为袁隆平院士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体现了其社会价值所在,他才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500万元的巨奖就体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那么贡献与索取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是平衡的呢?[情意互动,以诱达思]观看视频资料:殷雪梅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殷雪梅老师坚持了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社会给予她什么态度?对此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由此进入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请思考:为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对社会的贡献?想一想: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正确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正确理解贡献和索取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基础。请同学们思考:若贡献=索取,贡献索取,贡献索取,社会会是什么状况?展示:若贡献=索取(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贡献索取(萎缩退化,不存在)贡献索取(社会才能存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从人生价值两个方面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关系来说(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巩固:漫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想一想:事物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回答)一个班长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由班长回答)因此,从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来说,(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巩固: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这表明A任何人活着都有价值,有意义B欣赏自己的价值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C为社会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思考: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怎样衡量不同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享受的多少?占有金钱的多少?拥有职位高低和权力的大小?占有知识的多少?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比如我们用什么衡量班长和团支书的人生价值大小?学生回答。因此,从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怎样衡量人生价值来说,(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扩展:①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②列举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们为什么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③许多平凡的工作岗位,被有的人认为“低人一等”,但许多人干得很出色,被评为劳动模范,如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水电修理工徐虎等。这表明A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B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也能实现人生价值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是统一的D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有顽强奋斗精神结论:一切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就在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而大量的贡献更多表现在平凡工作的默默奉献中。这些人对社会的贡献有的是物质贡献有的是精神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思考:那么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是什么呢,是物质贡献还是精神贡献呢?[创设情境,引发讨论]课堂讨论:1982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共产党员张华为抢救一个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老农,光荣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事情发生后,全国上下广大青年掀起了学习张华事迹的热潮。可是有人却说: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抢救一个普通农民而牺牲,是“金子”换了“石头”,太不值得了。这种观点对不对?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件事情虽已过去了二十几年,但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重新讨论这个问题是否还有意义?提示:(1)这种行为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人生在世,要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必要时为他人、为社会牺牲自己的利益。评价人生的价值不能用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去理解和利己主义的天平去衡量。张华的行为充分显示了他的高尚道德境界。(2)这种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张华奋不顾身地抢救遇险的老农,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3)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张华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亿万人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千百万有志青年,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奋努力,开拓创造了比张华个人大很多倍的物质财富,精神价值是无法用数字去计算的。(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发扬奉献精神。人们的贡献可以表现为具有重大突破的发明创造或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大量的贡献则表现在平凡工作中默默无闻的奉献中。所以我们学生也应该自觉培养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的良好品质,在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这两种形式。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至于哪一方面价值大一些、突出一些,则是因人而异的。3、正确处理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1)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时,既要看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精神方面的贡献。(2)精神贡献能够转化为物质贡献。[第三部分:梳理知识,归纳总结]课堂小结: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