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爱心专心-1-江苏省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2知识点清理人口与城市一人口增长模式1.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四个阶段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增长模式原因(了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①原始低增长高高低原始型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死亡率高②加速增长(传统型前半段)高低高传统型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快,医疗进步,死亡率下降;多子多福的观念等;③增长减缓(传统型后半段)下降低减慢传统型(过渡型)实行控制人口政策,出生率下降④低速增长低低低现代型经济发达,养老福利和保险制度健全,生育观念变化,出生率低2.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极不平衡(1)从大洲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亚、非、拉,最高的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欧、北美、大洋洲,最低的是欧洲(德、俄罗斯等出现负增长);(2)从国家看:不同国家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主要人口问题金字塔图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人口增长较快;青少年儿童比重大;塔基宽发达国家现代型(“低低低”型)人口增长慢,老龄化严重;塔基窄中国已进入低出生率阶段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多;老龄化严重;---------二、人口迁移1.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案例分析:类型时间(了解)迁移方向和特点(了解)迁移原因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15—19世纪欧洲迁移到美洲;(从旧大陆到新大陆)非洲黑人到美洲;亚洲人大量迁出当劳工;欧洲殖民扩张;非洲黑人被贩卖;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短期流动工人多;(目前世界劳工聚集地主要是北美、欧洲、西亚等)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内人口迁移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老工业区向新工业区的迁移;如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新工业区由于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洁净等,吸引人口迁入。我国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民工流动,从农村到城市,从西部内地到东部沿海;从较贫困地区到较发达地区。城市经济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高,生活条件好等。用心爱心专心-2-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政策、战争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三、人口数量与环境1.环境承载力含义: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资源环境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即最高人口。(它是一个警戒值)具体来说,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含义:指最适宜人口数,能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3.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之处数值大小不同①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是一个理想值、虚数、估计值。(不是精确的数值)②研究意义:有利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①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②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左右,人口合理容量为60亿左右;③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人。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主要是土地和水);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消费水平。5.我国必须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我国人口与可耕地、淡水资源矛盾已十分突出,应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四、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主要功能区:(1)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功能区混杂布置,功能不清。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城市之间分工也越来越明显。(2)目前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功能复杂的城市还有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3)功能区之间一般无明确的界限;往往以某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2.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特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面积最小最大、最基本职能、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布特点呈点状或块状分布市中心、街道两侧工业革命以后出现分化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位置上背向发展向城市外缘移动沿交通干线分布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大量的消费人口①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地势较高、上风地带、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②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较①降低生产成本;②保护城市环境;用心爱心专心-3-差);3.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因素作用举例历史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附近形成行政区,而不是商业区;浦东陆家嘴和浦西外滩联结,形成上海中心商务区;经济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社会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收入水平差异,导致高级和低级住宅区的出现;某个种族占优势,就形成聚居区;如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黑人区;政策因素对城市功能区也有影响。4.影响城市功能区组合和分布—城市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中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2)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3)地租分布规律:一般来说,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距交通干线越近,穿过道路越多,地租越高。(4)各类功能区付租差异(如图):图中A范围为商业区,因为商业活动支付地租最高。(市中心有大量消费人群,市场最优)图中B范围为住宅区,因为住宅区支付地租最高。(既有利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图中C范围为工业区,因为工业支付地租最高。(既可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以上只考虑距离市中心远近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呈同心圆模式。5.常见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如图):模式形成理解各功能区位置共同特征同心圆模式自单一核心向外扩展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内缘;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外缘;①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处;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扇形模式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延伸低级住宅区靠近轻工业区;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多核心模式沿不同核心发展起来重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缘;五、城市服务功能1.城市服务功能含义:城市是区域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中心。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小城市,级别较低,服务种类较少,服务范围较小,数目较多,彼此距离较近;大城市,则相反。3.影响城市级别的主要因素:资源和交通。用心爱心专心-4-城市等级的主要划分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4.城市的服务范围: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外,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但这个实际范围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可能会有一些顾客来自服务范围以外。5.中心地理论中的服务范围:(六边形服务范围规律)理论中,同级别城市服务范围相互排斥的,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是相互嵌套的。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三倍。实际生活中,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是相互嵌套的。(距离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等)六、城市化1.城市化主要表现:(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重要标志);2.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目前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目前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低(平均40%左右)目前城市化速度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城市化速度快表现为郊区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经济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不利影响:城市化速度过快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简要概括: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具体分析:①对土地:耕地减少;绿地减少,水泥地面增多等;②对生物: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对水文:河道淤塞,易形成洪涝灾害;减少降水对地下水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④对气温和降水:出现“热岛”现象;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⑤对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⑥对交通和居住等: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七、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例:美国纽约等现代化大城市,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历史悠久,则多古老建筑。(2)对城市格局的影响:例:北京皇宫位于城市中心,重要建筑物沿中轴线排列,体现皇权至上;美国首都华盛顿,象征民主与法制的国会大厦和白宫处于城市中心。例:杭州山水城市,体现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地理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用心爱心专心-5-一、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主导因素案例自然因素气候我国海南适宜种植橡胶,古巴种甘蔗,东北春小麦等地形山地的立体农业,珠三角的基塘生产土壤江南丘陵的茶树水源我国新疆、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大城市近郊的乳肉蛋禽生产基地交通我国海南的蔬菜调入北方市场,山东寿光蔬菜出口到日本政策政府用财政补贴维持农产品价格技术培育良种;增施化肥;提高机械化水平等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亚洲水稻种植业(重点掌握特点和形成条件)(1)主要分布区:东亚(如图A)、南亚(如图C)和东南亚(如图B)(或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2)形成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人们有喜食稻米的习惯;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劳动密集型农业)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3)发展特点:特点(区分优点和缺点)理解原因①生产规模小,家庭经营为主;(小农经营)人多地少;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产高;人多,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多为手工劳动;④水利工程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重点掌握特点和形成条件)(1)主要分布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为家庭经营的农场);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为国营的农场)主要农作物:①玉米②春小麦③冬小麦(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平原。)(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当地市场不广阔)科技水平高;(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色:区域专业化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强度,会使土地持续利用,会增加农产,提高收入等。(2)不利影响:在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或乱挖发菜等)会引起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取漫灌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在湿润的山区,破坏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硬;广泛使用杀虫剂,会导致土壤污染。二、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用心爱心专心-6-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典型案例主导因素布局地区理解原因甘蔗或甜菜制糖厂;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加工;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原料笨重,运费成本高;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易腐烂变质;有色金属冶炼(炼铜、炼铝);动力导向型接近能源丰富地区消耗能源较多;(运输能源成本高)印刷厂;石油加工(石化厂);啤酒厂;家具厂;食品厂;市场导向型接近消费市场产品运费成本高;产品不便于运输;普通服装、制伞制鞋;电子装配厂;玩具制造厂;劳动力导向型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需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大)集成电路、精密仪表、飞机;电子工业;高级时装厂;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对技术要求高;2.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传统工业区:典型工业区形成条件发展特点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靠近法国铁矿);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水源充足;以钢铁、煤炭等传统工业为主;生产规模大,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