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宁夏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这关键取决于()热量条件光照条件水源条件土壤条件解析:宁夏平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区天然降水不足,水源条件是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答案:C下图中阴影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完成2-5题。该农作物是()油菜水稻亚麻玉米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科技水平高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种植该类农作物美国与该地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大量施用化肥劳动力投入少单产高旱作解析:本组题考查有效提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整合的能力。依据图示大陆轮廓,可判定为东亚、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又由于阴影部分农作物分布区主要在沿海季风区平原,故此作物应为水稻。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为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水稻最大产区为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美国水稻用的是旱地直播技术,这是美国与其他国家季风水田农业的最大不同之处。答案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实线、虚线分别为1月和7月的均温)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题。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甲乙丙丁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园艺业解析:由图中可判断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丁地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的影响;从气候条件考虑,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不适宜种植水稻。答案下列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的是()日本的水稻产区中国华北平原的小麦种植区美国小麦带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解析: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点。由此可排除A项。我国华北平原虽然是小麦种植区,但规模较小,以家庭生产为单位。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故应选C项。答案:C2010年10月16日第29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团结起来,战胜饥饿。结合”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品种谷物产量图”,完成9-10题。图中显示2009年世界小麦产量下降,下列不属于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是()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在解决世界饥饿人口方面,惠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解析:出口小麦的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区,我国的人口压力大,不是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人口密集分布地区,另外,水稻单产高,惠及人口多。答案0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得益于)大型集装箱的使用高速飞机的运输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与使用西欧消费市场的扩大解析:阿根廷的牛肉出口欧洲,运输工具主要是轮船。轮船速度慢,保鲜、冷藏技术尤为重要。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得到迅速发展,阿根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答案:C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12-13题。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知,该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故为混合农业。第13题,混合农业对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灵活性强,对市场有很强的适应性,商品率高。答案读下面的甲、乙两幅图,完成14-15题。甲我国农业分布示意图乙美国农业带分布图14下列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区耕地面积广,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劳动生产率高③区地处内陆,为我国最主要的温带草原牧区④区地形复杂,农业生产以河谷农业为特色乙图中与甲图③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类型最相似的是()①③④⑤解析:甲图中①所示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农业区地广人稀,适用于大机械化生产;②区由于人口多,劳动生产率较低;③为我国重要的山地牧场区;④地从位置看为四川盆地。美国牧区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为图中⑤所示地区。答案二、综合题(共40分)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人口万,耕地面积公顷,其中3/5位于沭河、浔河冲积平原上。近几十年,在镇政府领导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公顷的环浔河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草莓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在镇内草莓生产基地附近建立了13个批发市场,广开镇外销售市场,使草莓进入鲁、豫、皖、苏、京、津、沪等省市的几十个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现已发展成为”山东草莓第一镇”。(1)影响该区发展草莓专业化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哪些?(2)该类农业地域类型有什么特点?(3)草莓属于易腐烂变质产品,能够进入几十个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需要什么条件?(4)你认为草莓种植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哪些影响?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市场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强,提高了商品率。草莓种植业可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答案:(1)自然因素:耕地面积较大,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灌溉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2)产品商品率高;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3)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4)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0928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超万亿斤。。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商品粮基地图。黑龙江省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浙江省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材料三: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1)根据下图描述我国建国60年来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特征。(2)材料二中我国两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描述黑龙江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3)根据材料三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南粮北运北粮南运东粮西运各地自给(4)根据材料三可看出浙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的地位在(上升或下降),并分析其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粮食问题以及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与特点。第(1)题,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不能写成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或持续上升。第(2)题,根据两省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可以判断出两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产粮高于全国均值的省区主要在北方,低于全国均值的省区主要在南方,因此要北粮南运。第(4)题,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浙江省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差距较大,说明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的地位在下降;这主要与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导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有关。答案:(1)粮食总产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地区专业化生产。(3)B(4)下降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耕地减少,致使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粮食价格偏低,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B处沼泽地发展种植业需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2)C处农业生产的特色是生产,它是因地制宜地将和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的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类型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和等地。(3)B、D两地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的区别是。解析:第(1)题,A、B两处是我国两块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其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较高,故属于商品谷物农业。B处三江平原的沼泽地过湿。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问题是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植物养分不平衡,开垦时首先要排水。第(2)题处为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特色是基塘生产,它是因地制宜地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第(3)题,B地由于纬度高,较冷,适宜种植春小麦;而D地为暖温带,适宜冬小麦种植。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水分(2)基塘甘蔗、果树、桑蚕养鱼混合北美新西兰(3)B地为春小麦,D地为冬小麦人的生命过程,由出生到少年、中年、老年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既可以因老年人增加得快或年轻人增加得慢而变”老”,也可以因年轻人增加得快或老年人增加得慢而变”年轻”。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轻化是可以双向转化的。例如,就全世界来说,19501970年间的人口年龄是不断发展为年轻化的;19702000年间的人口年龄是逐渐发展为老龄化的。一个区域人口年龄的年轻化或老龄化,往往用平均年龄的中位数来表示。所谓平均年龄的中位数,就是用人口的平均年龄除以2的得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以及年龄结构的情况。如果用平均年龄的中位数来衡量,那么欧洲许多国家的确是世界上比较老的。例如,瑞典、德国、意大利、芬兰、希腊、比利时、丹麦、保加利亚、匈牙利、瑞士等,这些国家人口平均年龄的中位数都已超过了37岁。但是世界人口最老的国家却是亚洲的日本,1995年平均年龄的中位数是岁,这就意味着日本有一半人口的年龄大于岁。人口第二老的国家是瑞典,有一半人口超过岁。人口老龄化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后备不足,劳动力缺乏,有碍于经济发展等,为了促进国家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些国家多采取鼓励生育或引进移民的政策。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西部。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平均年龄的中位数还不到17岁。例如,巴勒斯坦、乌干达、赞比亚、尼日尔、贝宁、肯尼亚、坦桑尼亚等。这些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落后,失业和贫困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一、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要求有不同的生产装备、不同的生产效率。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生产资料投入也高。而生产资料投入的变化与人口的数量成反比,与人口的质量成正比。因此,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第一位要求就是质,其次才是量。二、年龄构成因素。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人口的年龄构成对人口再生产影响很大。现在的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状况形成的,而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又将影响以后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因此,从人口的年龄结构分析人口再生产状况至关重要。三、社会因素。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社会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再生产的因素。随着生产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加强,家庭职能和生育观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家庭规模也随之缩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少人奉行独身,这必然影响人口的出生率。人口迁移对促进社会发展的意义一、人口迁移可以改变人口和人种的分布。人口居住地的长期改变,使人口和人种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如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一种观点:人类是从非洲大陆经西南亚、南亚、东亚、东南亚移入澳大利亚、美洲的。所以这些地区的土著居民都是有色人种。如美洲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大洋洲的毛利人等。二、人口迁移会改变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而影响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分布。自地理大发现后,大规模的国际人口迁移促进了新大陆地理环境及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人类发展具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物质能量保障。如美洲大陆的金矿、银矿、铜矿、石油、铁、铝等,这些都为世界产业部门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地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