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高二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和宗法制C.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以下与图1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A.开凿灵渠,平定岭南B.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C.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任命官吏D.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4、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情景,他认为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有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5、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设中朝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内阁6、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高二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A.向各省宣达政令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7、“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或丞相,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的相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B、汉武帝时期曾频繁更换丞相来削弱相权。C、宋代的“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D、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制度。8、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的规定,损害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关自主权D.司法主权9、1896年,英国商人在杭州开设工厂也是合法的。其设厂的依据有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10、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11、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12、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爱国志士和将领有()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高二历史试卷第3页共8页①丘逢甲②丁汝昌③徐骧④刘永福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3、时逢南京大屠杀65周年,中日舆论再起波澜。对于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所称的“‘南京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我外交部发言人称“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下面可作为第一手资料的“铁证”有()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记录的迄今唯一的南京大屠杀影像②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撰写的反映日军暴行的《拉贝日记》③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印有222名“历史证人的脚印”的铜版路④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所著的《南京安魂曲》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4、民国二十六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规定:“一国之军队,必须统一编制,统一号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断无一国家可许主义绝不相容之军队同时并存者,故须彻底取消其所谓‘红军’,以及其他假借名目之武力。”这种规定颁布后()A.中共妥协,联蒋抗日B.国民党获得八路军、新四军指挥权C.中共反对,反蒋抗日D.国共互相猜忌,日本获得渔人之利15、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依据所学,可得知此战役名称是()A.平型关战役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17、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高二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18、下列关于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与其内容不符合的是()A、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C、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七届二中全会——提出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19、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20、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1、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22、红歌是当代对革命年代或者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社会主义歌颂的歌曲代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就是一首典型的红歌,其中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B.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收复长江以南地区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高二历史试卷第5页共8页图1023、对图10所示事件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推动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24、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词作家。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见证。根据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③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A.②①④③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25、二战后,冷战局面在欧洲逐步形成的过程中,西方势力在远东的阵线却被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所打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诞生C.抗美援朝战争爆发D.万隆会议的召开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公这一集体由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组成。三人之中丞相的地位最高,被描述为皇帝的助手,对国家各种事务都有责任。……有时同时设两个丞相,作为分割最高权力的手段。御史大夫一职对有野心的丞相来说是一个牵制。——[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指出,在这一制度下,皇帝如何限制相权?(2分)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高二历史试卷第6页共8页材料二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官职叫“刺史”。——赵俪生《赵俪生文集•第三卷》材料三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指为获皇帝赏识,积极性高)。……”于是……复置刺史。——顾炎武《日知录•卷九》(2)请将材料二和材料三进行对比阅读,然后用材料二中的信息解释材料三中“以卑临尊”的含义。(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刺史“秩卑”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材料四唐代三省的长官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最高官员。其中尚书令因唐太宗曾居此职,姑不复授人,而以副职左右仆射代为本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都是宰相。……贞观时,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宰相称号。——赵毅《中国古代史》(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有哪些人可以获得宰相身份?(2分)材料五据元史记载,元代开始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并要定期觐见皇帝及述职。——人民版教材必修一(4)联系材料五,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当时中央还采取了哪些监督措施?(4分)(5)结合材料,简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是什么?(4分)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高二历史试卷第7页共8页27、(14分)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材料二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6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4分)(3)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根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所持观点的原因。(4分)温州市直六校协作体高二历史试卷第8页共8页28、(16分)材料一1937年8月,国民政府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