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⑴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⑵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⑴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它们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因此,文化又是世界的;⑵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导致各民族文化有差异,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因此,文化是民族的。3.尊重文化多样性依据: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现状: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5.现代文化传播主要手段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其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6.文化交流的意义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⑵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⑵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⑶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⑷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第五课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2.文化创新的意义(1)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2)重要性: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源泉)——社会实践;基本(重要)途径——⑴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精神;⑵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对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⑶从文化创造的主体上看,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文化工作者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四种“主义”。小结:全面理解文化传播(横向)(1)是什么: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为什么: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等角度去认识。(3)怎么样:①从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分析;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③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体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全面理解文化继承(纵向)(1)为什么: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b.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比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对待外来文化:(1)立足社会实践(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例1】(2009·广东)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文化创新而不是文化继承。C项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项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选B。【例2】丝绸之路分沙漠、草原和海上线路。2010年中国将与中亚五国联合跨国申报“丝绸之路”中的“沙漠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塞外的大漠戈壁、单调的驼铃跋涉……这是从中国内地出发、全长7000多公里的世界古代陆路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留给世人的印象之一。目前中国已初步确定了48处遗产点,而丝绸之路中的海上、草原线路的申遗工作也将随后推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文化交流的哪一重要途径?你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商业贸易。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例3】(2009·福建)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相关链接】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使国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解析本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主题,角度新颖,紧跟社会热点,时代性强。答案(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体验高考(2010.广东高考)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参考答案:不同特色的文化好似各种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形成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的文化。因此,“只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该观点是片面的。(2)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都有其长处,文化创新应该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丰富、发展本民族文化,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4分)(3)文化创新还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另一个基本途径。(2分)(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动力和源泉。(2分)(5)要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热点联系:a.上海世博会b.申遗c.青年志愿者、低碳文化使者d.健康的网络文化e.红色歌曲f.广州亚运会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