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易经及诸子诵读易经《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的影响。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上经坤》)【译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评析】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上》)【译文】仰望可以观察天文的规律,俯视可以观察地理的风貌,所以可以知道黑暗与光明的道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上》)【译文】形而上者叫做道,形而下者叫做器,将它们结合调节叫做变,推演运用叫做通,在民众中实施运用叫做事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译文】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上经乾》)【译文】相同的声音能够产生共鸣,相同的气息能够互相亲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系辞上》)【译文】两人同心协力,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两人同心的言论,其气味就像兰草那样幽香。与时偕行。(《乾》)【译文】天下万物都是随着时序的运行而前行。二、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译文】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君子以作事谋始。(《讼卦》)君子以容民畜众。(《坤文言》)【译文】君子在做事前要深谋远虑,从开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争端的因素。君子要像地中藏水一样容纳天下百姓,养育众人。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元亨》)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译文】君子在这个时候要阻止邪恶,颂扬一切善行,顺应天命,替天行道,以保护万物性命。谦虚而又谦虚的君子,即使处于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谦虚的态度自我约束。君子以虚受人。(《咸象》)君子以自昭明德。(《象传》)【译文】君子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容纳感化他人。君子应该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和美德,发挥自己的作用。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君子以同而异。(《睽》)君子以反身修德。(《蹇卦》)【译文】君子说话要有根据,要有内容,行动做事要有准则和规矩。君子应该在求大同的前提下,保留小的差异。君子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君子应知道恐惧警惕自己,修身省过。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象》)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升象》)【译文】君子应当看到良好的行为就马上向它看齐,有了过错就马上改正。君子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培养自己的品德,积累微小的进步来塑造高大完美的人格。君子以振民育德。(《蛊·象》)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临·象传》).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象》【译文】君子救济人民,培育美德。君子费尽心思地教导人民,并以其无边无际的盛德保护人民。君子应当努力学习领会前代圣人君子的言论和行为,(以此充实自己,)培养美好的品德。【评析】振民如风,育德如山,非育德不足以振民,非振民不足以育德。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象传》)君子以类族辨物。(《同人》)【译文】君子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以避开危险与灾难,不能谋取高官厚禄和追求荣华富贵。君子要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明辨事物。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颐·象》)君子以非礼弗履。(《大壮·象》)【译文】君子应当言语谨慎以培养美好的品德,节制饮食以养育健康的身体。君子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去做不合礼仪的事情。【评析】养德养身是君子之道,自然之道。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卦文言》)【译文】知道进却不知道退,知道存却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能称得上圣人吗?知道前进和后退、生存和灭亡而又不失掉正确原则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象传》)【译文】刚和柔相互交错,形成大自然的文彩;文明而有节制,构成人类社会的文彩。观察自然界的文彩,可以知道时序变化;观察人类社会的文彩,可以推行教化,促进社会发展。天地交而万物通。(《泰卦彖传》)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否卦彖传》)【译文】天地相通,万物蕃盛生长。天地不相通,则万物无从生长。上下隔绝,天下混乱不成为国家。【评析】天地交,就是和谐。天地不交必然是生民遭难,万物凋敝。古人重自然、顺畅、和谐的思想。这是古人理政重视上下和谐相通的观念,认为国家的兴旺和自然界是一个道理,都要上下相通。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同人》)【译文】文明而又刚健,行为中和公正而无偏私,又能相互呼应,这是君子之道。【评析】这强调的是顺天应人之道,是不败之道。小人勿用,必乱邦也。富以其邻,不独富也。(《象》)【译文】小人决不可以重用,因为重用小人必然危害并扰乱邦国。自己富裕了,就要惠及邻居。自己不单独富贵。【评析】“小人勿用,必乱帮也。”就是说不能随便用一些没有能力的庸俗之人、或者纸上谈兵的人,否则就会危机战争的胜负甚至国家的安全。诸葛亮用马谡导致失街亭,赵王用赵括,导致四十万赵军被坑杀就是例子。富以其邻,是古代富润天下的普惠思想,也要希望和带动别人富起来,让大家受惠。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彖传》)【译文】天地阴阳交感而使万物化育生长。圣人以道德感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评析】天地因适合于万物,而万物生长;圣人之心因适于人心而天下和平。这里的“感”,即适合、受拥护之意,说明人的思想主张若想受人拥护,必须合于自然之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卦家传》)【译文】天地变革而形成四季。商汤周武王革命,合乎天地自然变革之道而又适合人民的意愿。【评析】变革为天经地义。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译文】雎鸠关关叫得欢,成双成对在河滩。美丽贤良的女子,正是我的好伴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国风•王风•黍离》)【译文】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国风•周南•桃夭》)【译文】桃树繁茂,桃花灿烂。女子出嫁,和美一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国风•郑风•子衿》)【译文】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想念你的心。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从此断音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国风•秦风•无衣》)【译文】谁说没有衣服穿?你我共同披战袍。国王兴兵要作战,修好我们戈和矛,同仇敌忾赴战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注释】蒹(jiān):荻也。葭(jiā):芦也。【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译文】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注释】契阔:聚散。契,合;阔,离。【译文】“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译文】指如柔荑细纤纤,雪白皮肤油脂凝。颈如蝤蛴白生生,齿似瓠瓜子儿扁。丰满前额弯眉毛,浅笑盈盈酒靥俏,黑白分明眼波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译文】高山仰望才见顶,大路平坦凭人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译文】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译文】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卫风·氓》)【译文】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小雅•伐木》)【译文】小鸟鸣叫不止,是在寻求朋友的响应。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小雅•何人斯》)【译文】(你做坏事,)即使在人前不惭愧,难道不怕天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译文】很多人做事都有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终的。尚书《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尚书》也就是上古历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尚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尚书》是由谁编纂的呢?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孔子认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诗言志,歌永(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译文】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吟唱那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译文】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尚书•大禹谟》)【译文】你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因此,天下的人没有谁与你争能;你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因此,天下的人没有谁与你争功。满招损,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