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复习(直线和圆的方程)一,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2,直线的倾斜角:(1)x轴绕交点旋转;(2)旋转的方向是逆时针;(3)x轴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3,直线的斜率:(1)设直线的倾斜角为,若2则斜率K=tan,若2直线的斜率不存在。(2)直线上两点),(),,(222111yxPyxP,若x1≠x2,则直线的斜率为K2121xxyy;若x1=x2,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4,直线的方向向量(1,K);若斜率不存在,则方向向量为(0,1)5,可利用斜率相等判定三点共线。6,练习(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满足sin=53,求此直线的斜率。(2)直线l的斜率)(12Rmmk,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范围。(3)已知直线斜率的绝对值为3,则直线的倾斜角为。(4)已知直线1l经过A(2,-1)和B(3,2),直线l2的倾斜角是直线l1的倾斜角的2倍,求直线l2的斜率。(5)若三点A(0,8),B(-4,0),C(m,-4)共线,求实数m的值。二,直线的方程1,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点斜式,过点(x0,y0)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是)(00xxkyy不含与x轴垂直的直线;当直线与x轴垂直直线方程是x=x0斜截式,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bkxy不含与x轴垂直的直线。两点式,),(),,(222111yxPyxP),(2121yyxx则直线方程是121121xxxxyyyy。若改写成0))(())((112112xxyyyyxx则直线就包括x1=x2与y1=y2。截距式,若直线在x轴截距为a,在y轴截距为b(截距不是距离),则直线方程是1byax,直线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或直线过原点时,不能使用直线方程的截距式。一般式,)0(022BACByAx若B=0则ACx表示一条与y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若A=0则BCy表示一条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2,确定动直线过定点的方法:将直线化为点斜式)(00xxkyy,若K变化,则动直线过定点(x1,y1)。3,练习(1)已知直线过点P(-5,-4)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5,求该直线方程。(2)方程)(022Rkkykx表示过定点的直线系(不包括x=-2)(3)在y轴上截距为-6,且与y轴相交成450角的直线方程是。(4)在直线方程bkxy中,当4,3x时,恰好13,8y,则直线方程为(5)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2,在x轴、y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求直线l的方程。(6)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经过定点P0(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00xxkyy表示;B、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和P2(x2,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0))(())((112112xxyyyyxx表示;C、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byax表示;D、经过定点A(0,b)的直线可以用方程bkxy表示。(7)若直线012)1(2myxm不经过第一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用直线的斜截式来判定,设222111:,:bxkylbxkyll1∥l2K1=K2且b1≠b2两直线斜率不存在,显然l1∥l2。→用直线的一般式来判定:设0:,0:22221111CyBxAlCyBxAll1∥l2212121CCBBAA,或A1=A2=0且B1C2≠B2C1,或B1=B2=0且A1C2=A2C1。平行直线系:与直线bkxy平行的直线系1bkxy(b1=b);与直线0CByAx平行的直线系01CByAx(C1=C);与直线1byax平行的直线系)1(byax2,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用直线的斜截式来判定:设直线222111:,:bxkylbxkyll1⊥l2K1K2=-1(斜率存在),一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直线的斜率为零则两直线垂直。→用直线的一般式来判定:设0:,0:22221111CyBxAlCyBxAll1⊥l2A1A2+B1B2=0垂直直线系:与已知直线bkxy垂直的所有直线方程可设为)0(1kmxky与已知直线0CByAx垂直的所有直线方程可设为0mAyBx其中m为参数3,对称性问题求已知点关于点的对称点:利用中点坐标求解,点P(x,y)关于点(a,b)的对称点)2,2(/ybxaP。求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利用垂直与中点关系建立方程组,设P(x0,y0),直线l0CByAx,求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Q的坐标。令Q(x,y),解0221)(0000CyyBxxABAxxyy可得Q点坐标。求直线关于点的对称直线:已知直线l:0CByAx,点(x0,y0),可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1(x1,y1),先求P1关于点P的对称点P/1,再利用所求直线经过P/1且与已知直线l平行确定。4,直线1l到2l的角,设1l:11bxky,2l:22bxky,1l到2l的角为,则有,当121kk时=2,当121kk时,21121tankkkk角的范围(0,)直线1l与2l的夹角,夹角为,则有|1|tan2112kkkk(121kk)5.两直线的交点设两条直线0:,0:22221111CyBxAlCyBxAl,点P(x0,y0)是1l与2l交点002020210101CyBxACyBxA三种解,①无解,两直线平行②唯一解,两直线相交③有无数组解,两直线重合。共点直线系:RCyBxACyBxA,0)(222111,但不含0222CyBxA这条直线。6,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P(x0,y0)到直线l:0CByAx的距离2200||BACByAxd特例点P(x0,y0)到x轴距离是|y0|,到y轴的距离为|x0|。两平行直线0:,0:2211CByAxlCByAxl之间的距离2221||BACCd。求直线方程提倡“先判断,后计算”,“特殊提前,通法接连”。7,练习(1)已知直线06:1myxl和023)2(2myxml,若l1∥l2,求m的值。(2)已知平行四边形两邻边方程是01yx和043yx对角线交点为(3,3),求平行四边形另两边所在直线方程。(3)已知直线121:xyl,1)求点P(3,4)关于l的对称点Q;2)求l关于点(2,3)对称的直线方程。(4)在ΔABC中,已知点A(1,3),B(-2,-3)∠BAC的平分线方程为y=3x,求AC所在的直线方程。(5)若两条直线023yx和1mymx的夹角为450,则m的值是。(6)直线1245ayx与直线ayx32的交点位于第四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7)求与直线012yx的距离为55的直线方程。四、线性规划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法;斜截式判断法)2,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3,寻求整数最优解(1)网格法,(2)调整法。4,练习(1)设x、y满足约束条件120yxyxx则yxz23的最大值是。(2)某家具厂有方木料90m3、五合板600m2,准备加工书桌和书橱出售,已知生产每张书桌需方木料0.1m3,五合板2m2,生产每个书橱需方木料0.2m3,五合板1m2,出售一张书桌可获利80元,出售一张书橱可获利80元,试问:1)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桌可获得的利润是;2)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橱可获得的利润是;3)如果可同时安排生产书桌与书橱,则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五、曲线与方程1、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纯粹性);(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都是曲线上的点(完备性),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列式——化简——验证,步骤(5)可以省略。3、求曲线(动点的轨迹)方程的主要方法(1)条件直译法:如果动点运动的规律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达,我们可以把这些关系直译成含x、y的等式,我们称此为“直译法”(2)动点转移法(相关点法):有时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不易求出,但它随另一动点的运动而运动,称之为相关点。用动点坐标把相关的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再代入相关动点所在曲线方程。(3)几何定义法:利用平面几何或解析几何的知识分析图形的性质,发现动点的运动规律。(4)参数法:有时很难直接找出动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如果借助中间参量(参数),使x、y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便可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4,曲线的交点(1)两条曲线的交点,是这两条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交点的个数决定于方程组实数解的组数。(2)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交点:把直线方程代入二次曲线方程,消去一个变量,得到另一个变量的二次方程,这个二次方程的判别式记作Δ,当Δ0时,直线与二次曲线有两个交点;当Δ=0时,直线与二次曲线仅有一个交点;当Δ0时,直线与二次曲线无交点。5、练习(1)方程03424422yxxyyx表示的曲线是。(2)条件甲:“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xF的解”,条件乙:“曲线C是0),(yxF的图形”则乙为甲的条件。(3)已知方程04222xyx的曲线经过点P(m,1),那么m的值为。(4)设ΔABC的周长为18,|AB|=8,求顶点C的确轨迹方程。(5)已知A(2,0),B(-1,2)点C在直线032yx上移动,求ΔABC重心G的轨迹方程。(6)求两条动直线0)1(2kykx和0)1(2kkyx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7)求直线)(0:Rmmyxl和曲线2222xy的交点。(8)求直线1xy被抛物线2xy截得的线段长及中点坐标。(9)已知P在直线x=2上移动,直线l通过原点且与OP垂直,通过点A(1,0)及P的直线m和直线l交于Q,求点Q的轨迹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