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综合练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工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2.反应A+3B==2C,若7gA和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8.5gC,则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14:3:17B.28:2:17C.1:3:2D.无法确定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C.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5.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j一——BaS04l来表示的是()A.BaCl2+Na2S04——BaS04J+2NaCIB.BaC03+H2S04——BaSOal+H20+C02tC.BaCl2+Na2S04——BaS04I+2NaClD.Ba(N03)2+H2S04——BaS04J+2HN03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一——BaS04lB.氧化铜与稀硫酸混合:CuO+2H?——Cu2‘+H20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04+20H一=~Cu(OH)2I+soi—D.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t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B.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C.12g14C所含的碳原子数小于MD.1mol02与lmol03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分子B.等质量的CO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分子个数均相等c.磷酸与硫酸的摩尔质量相等,均为98gD.含氧元素质量相等的S02与S03的分子数也相等9.标准状况下,各lL下列物质具有相同物质的量的一组是()A.CO和PCI3B.C12和P205C.HEl和S02D.NH3和CS210.下列目的能达到的是()A.将58.5gNaCl溶于l升水中可得1mol·L一’的NaCI溶液B.将标况下22.4LHCI溶于1L水中可得1mo]·L11盐酸溶液c.将25.0g胆矾溶于水后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D.将78gNa202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可得1mol·L11的溶液11.征谷量瓶上尢箭有休记即是()A.标线B.温度C.浓度D.容量10.下列目的能达到的是()A.将58.5gNaCl溶于l升水中可得1mol·L一’的NaCI溶液B.将标况下22.4LHCI溶于1L水中可得1tool·L11盐酸溶液c.将25.0g胆矾溶于水后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D.将78gNa202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可得1mol·L11的溶液11.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A.标线B.温度C.浓度D.容量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易溶于水,分别按下列情况制成溶液,其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假设体积无变化)()A.0.2tool甲溶于100mL水中B.48g丙(式量为120)溶于0.IL水中C.6.02x102。个乙分子溶于500mL水中D.19g固体丁(式量为95)溶于1L0.2tool·L11的丁溶液中13.已知某溶液的:(1)体积,(2)密度,(3)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4)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巾必不可少的是()A.(1)(2)(3)(4)B.(1)(2)(3)C.(2)(4)D.(1)(4)14.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20'E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80~C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15.在标况下,1.6L氮气含m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14raB.28mc.罴D.7m16.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则两份营养液的成分()A.仅c(K’)相同B.仅c(cl一)相同C.完全相同D.完全不同17.从溴水中提取Br2的实验操作是()A.分液、蒸馏B.过滤、蒸发c.萃取、蒸发’D.萃取、分液、蒸馏18.ng金属溶于盐酸时生成mgH2,若该金属的化合价为+2价,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n/mB.n/2mC.2n/mD.m/n19.在KCl03+6HClKCI+3C12t+3H20的反应中,当有5x6.02x102s个电子发生转移时,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比为()A.6:1B.1:6C.5:1一D.1:520.测得某溶液中含Cu2’,K’,s研一,cl一四种离子,且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u2‘):,l(K’):3:4,则soi一与cl一的个数比可能是()A.3:2B.1:4C.1:8D.2: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二个小题。共21分)21.(12分)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进行进一步的提纯。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1)根据海水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该粗盐可能还含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取样并溶解,加人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填化学式);接着再加人数滴Na2C03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填化学式)。实验证明,这包粗盐含有的杂质是CaCl2。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I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按下面步骤继续进行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④沉淀经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⑤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人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2)在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的同一仪器(填名称)是;它在步骤②和⑤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的目的是——,在步骤⑤的目的是——一C,(3)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写化学式)——;步骤⑤进行的“某一操作”是————,目的是——。(4)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固体A还是固体B(填A或B)——,你不选择称量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22.(9分)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及实验现象,判断A—Y各是什么物质。(9分)结论:A——,B——,c—二,D——,E——,F——,G——,x——,Y——。三、实验题(本题包括两个小题。共21分)L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一23.(10分)很多同学都喜欢既别致又实用的叶脉书签。其制作方法如下:首先选取大小适中、稍老一些的树叶(如桂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200g1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10一15分钟(不搅拌),取出,冲洗,将叶片压平,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在制作过程中:(1)需称取g氢氧化钠固体。称取时,要将其放在小烧杯中,因为氢c氧化钠易。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填序号)。A.增加砝码B.移动游码c.取出一些NaOH固体D.再加一些NaOH固体(2)指出右上图装置中的两处错误。①;②。24.(11分)某学生为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他要在天平上进行四次称量。(1)其正确的称量顺序应该是(操作顺序从下面选,填序号):——A.称再次加热盛Na2C03晶体的坩埚(冷却后)B.称干燥坩埚C.称盛碳酸钠晶体的坩埚D.称冷却后的Na2c03和坩埚(2)该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是32.6g,请用“4,”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用“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请用箭头在下表中填空,表示称量过程中取用砝码情况。(3)从下列仪器中选出实验所需仪器(用字母填写):还需要的仪器是(填名称):A.托盘天平B.研钵C.试管夹D.酒精灯E.蒸发皿F.玻璃棒G.坩埚H.干燥器I.石棉网J.三角架(4)晶体中如果含有NaHcO,杂质,则求出的结晶水含量会;晶体脱水后在空气中冷却,则求出的结晶水含量会(填偏高或偏低)。四、计算题l共8分)‘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一25.(8分)60g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400mL2mol/,L的稀硫酸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1)求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盐的物质的量。(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求生成沉淀的质量。/选作:26.(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202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Na20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色,申、乙、丙三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0H溶液浓度较大的影响。丙:Na20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02、H202(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当出现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方案中是否含有H20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gNa20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02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下图装置中的,理由是。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选填“100mL、“200mL'’、“500mL或“1000mL)。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