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17页周口中英文学校2012—2013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人的步行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以右、前为尊。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尔雅》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教养。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儒家融美于善,道家融美于真。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颜回步、趋、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如常见的徘徊、彷惶、踟躇、容与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1.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3分)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共17页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2.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鸣佩玉:行走时,要用手摇动佩玉,以显示步行之美。B.融美于真:道家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认为美存于真实之中。C.一种时尚:社会对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不良风气的嘲讽。D.徒跣:原意为“脱鞋走路”,引申来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3.综观全文的内容,以下推断合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古人步行要受礼法的严格限制颇不以为然。B.汉末之后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C.写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表明作者尊道贬儒。D.作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现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字、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共17页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帝以业老.于边事老:熟练,有经验B.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事:从事C.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任侠:仗义行侠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大恸:极度悲伤5.下列能表明杨业骁勇善战或老于边事善用兵法的一项是()(3分)①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④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⑤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⑥乃不食,三日死。A.②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⑥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业担心自己和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劝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B.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谙用兵法,经常用鹰犬追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C.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D.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潘美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8~9题。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8、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9、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4页共17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5页共17页10.课文名句填空(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3)臣以险衅,______________。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乙选考题注意: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仅按第三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棉花被子衣向东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马宁二十年前跟赵薇结婚是在他的家乡马湾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赵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赵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了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小镇。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赵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蓬松细软的状态。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6页共17页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地告诉了马宁。姐姐说:“妈说,要是以后赵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还软乎呢。”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以“棉花被子”作为行文抒情的线索,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与怀念。B.文中第二段的环境描写“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突出了南方的景物之美。C.《棉花被子》这篇小说的婆婆为了城里的儿媳在她家住得舒心,特地做了一床精美的棉花被子,每年都拿出来晒,盼望着儿子媳妇回家。D.本文的标题是《棉花被子》,而文章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