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战国策》是辑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谋划或辞说的著作。或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及《修书》等,西汉刘向编纂。《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各自成策。计分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每策若干篇,每篇若干章,共486章。记春秋末至秦,凡245年史事。从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开始,到秦二世继位为止,各国的政治、军事、处交情况都得到反映,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战国策》简介体例是国别体。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全书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战国策》目录战国策卷一东周战国策卷二西周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策卷四秦二战国策卷五秦三战国策卷六秦四战国策卷七秦五战国策卷八齐一战国策卷九齐二战国策卷十齐三战国策卷十一齐四战国策卷十二齐五战国策卷十三齐六战国策卷十四楚一战国策卷十五楚二战国策卷十六楚三战国策卷十七楚四战国策卷十八赵一战国策卷十九赵二战国策卷二十赵三战国策卷二十一赵四战国策卷二十二魏一战国策卷二十三魏二战国策卷二十四魏三战国策卷二十五魏四战国策卷二十六韩一战国策卷二十七韩二战国策卷二十八韩三战国策卷二十九燕一战国策卷三十燕二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背景介绍•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刺杀失败之后,秦军大举攻燕,于公元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45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称王,是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2年楚赵燕灭亡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天下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关于荆轲战国四刺客•专诸吴国刺客事件:专诸扮成厨子献上藏有吴越巧匠打造的匕首的鱼,在高手如云的卫士眼皮下,以鱼肠剑刺死吴王僚。•聂政韩国刺客事件:早期杀了人跑到齐国改行杀牲畜,由此可知他的武力在不断进步中.韩国大臣严仲子和韩国宰相侠累闹矛盾,严仲子找来聂政刺之,聂政手拿宝剑来到侠累门前,大叫一声: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忌日。说完冲进去杀之。•豫让春秋晚期晋国人事件:当时晋国有六大家族争夺政权,豫让曾经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工作,并没有受到重视;后来投靠智伯,智伯非常看重他。后俩智伯被赵襄子联合韩、魏二家灭之,豫让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为赏识自己的人,不惜牺牲性命,就好像一个女子,应该为喜欢她的人,做最美丽的装扮」,下定决心为智伯复仇。于是,他改名换姓,冒充罪犯,装乞丐,连刺两次没有成功,而赵襄子每次都放了他,第三次被发现后,豫让拔剑,连刺了赵襄子衣服三次,然后就自杀了。豫让身死的那一天,整个赵国的侠士,都为他痛哭流涕。行刺缘起大军压境计议行刺行刺准备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斥太子易水诀别慷慨悲歌行刺秦王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荆轲被斩遇难身亡情节1.故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2.荆轲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让他慷慨献身?4.轲怒斥太子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讨论5.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顺序清楚: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慷慨悲歌详写。顾及全面: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垂泪涕泣”等渲染凄凉悲怆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6.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一往无前,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7.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情节矛盾冲突形象•行刺缘起大军压境•计议行刺不忍私见深谋远虑•行刺准备求取信物善于言辞•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武阳所待周密•怒斥太子迟之怒叱刚毅•易水诀别视死如归•慷慨悲歌•计见秦王机智•顾笑武阳色变顾笑临危不惧•行刺秦王秦廷搏击英勇顽强•倚柱笑骂镇定自若•荆轲被斩遇难身亡宁死不屈写作借鉴1.把人物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2.用精炼传神的人物语言塑造人物3.场面描写悲壮感人•古今异义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ɡ),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词类活用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左右既前同上。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献(于)秦王(省略介词)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倒装句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固定结构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事所以不成者……(同上。•成语典故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