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搭讪shàn吮吸shǔn面面相觑qù谪戍之众zhéB.凫水fú剽掠piào万乘之势chéng放浪形骸háiC.吁气yū尺牍dǔ清流急湍tuān咬文嚼字juéD.醴酪luò畏葸xǐ鼎铛玉石chēng游目骋怀chě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嗟悼岑寂残羹冷灸锱铢必较B.寒喧自诩聊以慰籍沸反盈天C.踌躇祈祷出神入化毋庸赘言D.裨益誊写揭杆为旗变化莫测3.填入下面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原来诗歌语言的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B.没有人呵斥我,我,除非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C.“这是怎么回事?”庄周地问。D.我虽然力求,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依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A.精妙指责迷惑审慎B.精妙指摘疑惑审慎C.奥妙指摘疑惑谨慎D.奥妙指责迷惑谨慎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B.我们订报刊谈文章,无非是为了了解时事,获取信息,愉悦性情,不断拓宽精神空间。C.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D.本来很平常的事,可经他写出来,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全新的感觉。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和参考资料,但是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正确。B.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C.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D.关于烛龙有如下一段描述:“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钟山之神也。”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句是()有人曾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峰,但也大约有500人却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统计数字不折不扣地表明:A.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惨重。B.珠蜂无限风光,唯有攀登者才能领略得到!C.生命原是梦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D.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魂动魄呢?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项是()A.《呐喊》《仿惶》是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孔乙己》《社戏》《故乡》等收在《呐喊》里,《祝福》收在《彷徨》里。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C.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人,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狄更斯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D.杜牧是晚唐著名文人,他的《阿房宫赋》,骈散结合,借古讽今,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8.小说《祝福》中共有三处对鲁镇“祝福”情景的描写,对其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开头就渲染出鲁镇年终祝福忙碌热闹的气氛,为祥林嫂的悲剧提供了具体的时间背景。B.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的联系,“祝福”这一题目本身便给读者以很多的启示。C.“年年如此”的祝福也暗示出思想意识的守旧和一成不变,而祥林嫂死于祝福声中的命运更在文中得到鲜明的映衬,增强了悲剧色彩。D.年终祝福情景的描写烘托出喜庆祥和的场面,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安宁和古朴。9.对下面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运用反语,讽刺国民党反动政府变本加厉,“送去主义”愈演愈烈。B.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讽刺那些以救世主自居的政治狂人,这种人像那只靠依附车轴前进的苍蝇,实际上对历史的前进丝毫没有推动作用,却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C.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只顾与丈夫说话,注意力不集中,不小心叫苇眉子划破了手,怕被水生发现,赶快放在嘴里吮了一下。D.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谁也不知还有多少呢!——虽然埋葬了一个别里科夫,但是出产别里科夫的社会还在,新的更多的“别里科夫”随时可能出现。所以,要彻底消灭“别里科夫”式的人物,就必须铲除这个罪恶的制度。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官盛则近谀(奉承阿谀)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面)③然不自意(意图)能先入关破秦④序(招致)八州而朝同列⑤既自以心为形役(奴役)⑥善(羡慕)万物之得时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④⑤11.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①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④不拘于时。⑤于是,项伯复夜去。A.①④B.②⑤C.②③D.④⑤12.下列各句中停顿不当的一句是()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故/乡人号之“驼”。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13—16题。(8分)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锦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锦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是。(选自《孙樵集·书何易于》)13.选出下面两句中加点字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2分)()(1)易于为属令(2)狱无系民A.(1)shǔ下属(2)xì拘囚B.(1)zhǔ委托(2)jǐ拴绑C.(1)zhǔ委托(2)xì拘囚D.(1)shǔ下属(2)jì拴绑14.选出下面句中加点词活用与另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A.城嘉陵江南B.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C.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D.百姓不耕即蚕15.选出对“何易于爱民善政”的情形说明不正确的一项(2分)()A.刺史乘船春游到益昌时,何易于亲自挽舟,是为避免惊扰百姓,影响春耕生产。B.地方上有人死了,因孩子年幼家业破产而无力办丧事,何易于就用官府的钱替他办。C.百姓按例交纳赋税,遇有年老行走不便的,何易于必定会招呼他们休息并给饭吃。D.对于违法者,何易于视其罪行轻重分别处理,并当时就让他们走,不交给小吏处理。16.文末写已故宰相裴度的有关事情,选出对其写作意图分析最恰当的一项(2分)()A.作者巧妙地通过宰相之口,来赞扬何易于治理益昌的政绩。B.作者转换角度,从侧面写出何易于为官廉约,能勤政爱民。C.作者转换内容通过写裴度对何易于的赞赏以证明前文所记水虚。D.作者意在表明何易于不仅受到老百姓拥戴,更受到上司的褒奖。第II卷(共68分)三.(10分)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2)其察易于廉约如是18.默写(共6分)①天下已定,始皇之心,,金城千里,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③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④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⑤,孰能无惑?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政,如是而已。⑧,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3分)凤凰妩媚得风流卞毓方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上行,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长亭外,老林边,欢啭迎迓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突然蹦出来的。若干年前,我在三湘四水滞留过九载,其间,也曾两次云游湘西,记忆中,绝对没有他的存在。他是水面荡漾的波纹,早已随前一阵风黯然消逝;他是岩隙离坡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那年月,山林镇日沉默,阳光长作散淡,潭水枯寂凄迷;没有一帆风,因牵挂而怅惘;没有一蓑雨,因追念而泄密。而今,千涧万溪都在踊跃汇注沱江;而今,大路小路都在争先投奔凤凰。站在沱江镇也就是凤凰县城的古城墙上闲眺,你会惊讶,满街的游人,都是映着拂睫的翠色而来,然后又笼着两袖盈盈的清风而去。感受他们(其实也包括你自己)朝圣般的净化,饶你是当代的石崇、王恺、沈万山,能不油然而生嫉妒,嫉妒他那支纤细的笔管究竟流泻出多少沁沁的芗泽?并由此激发感慨:与桃花源秦人洞后那似是而非的人造景点相比,这儿才是真正的“别有洞天”。不在乎生前曾拥有什么样的高堂华屋,只要这曲巷仍有他的一所旧居就行;不在乎一生动用过多少文房四宝,只要这红尘仍有他的文字飘香就行。沈从文自个儿说过:“‘时间’这个东西十分古怪,一切人一切事都会在时间下被改变。”“我……不相信命运,不承认目前形势,却尊敬时间。我不大对生活上的得失关心,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好眼力。也是好定力。难怪,当我在从文旧居仔细端详他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相片,发现镜框里的他一律在冲着你微笑,而且是他生平最为欣赏、最为自负的那种“妩媚的微笑”;不管换成哪一种角度看,他的微笑始终妩媚着你。在旧居小卖部买了一册沈先生的文集。随便翻开,目光落在了一句成语“大器晚成”。——究竟是书上写的,还是我的错觉?——说他为大器,嗯,肯定没错。说晚成,就颇费思量。从文其实是早熟的,中年未尽就已把十辈子的书都写完。从文当然又算得是晚成的,崛起在他被同代人无情抛弃之后,被竞争者彻底遗忘之后。冷落并不可怕,时髦更不足喜,沙漏毁了时间未废,抽刀断水水自长流。早在1934年1月,从文年甫而立、乳虎初啸之际,他就在返乡途中,写给新婚爱妻张兆和的信中断言:“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公平自在山川日月。1988年,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老家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作了他的墓碑兼安息地。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碑的阳面,刻的是他的剖白: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碑的阴面,刻的是他一位至亲的敬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19.理解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第1段“你便仿佛一头闯入沈从文的领地”一句中的“沈从文的领地”指:(2)第6段中“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倦游归来”意思是:20.沈从文是否属于“大器晚成”?(4分)作者的观点和理由是21.这篇文章用沈从文墓碑的碑文结尾,作用是什么?(3分)(1)阳面剖白:(2)阴面敬诔:(3)整个碑文:22.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2段“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突然蹦出来的”意思为人们从不知道沈从文,后来,他突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B.第2段“他是水面荡漾的波纹,早已随着前一阵风黯然消逝;他是岩隙里离坡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这里采用比喻的写法,表现了沈从文有一段时间远离现实生活。C.第3段“而今,千涧万溪都在踊跃汇注沱江;而今,大路小路都在争先投奔凤凰”,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人们敬仰沈从文的人品与文品,纷纷到他的故乡旅游。D.第3段用桃花源秦人洞后的人造景点,衬托出诞生并滋养伟大作家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城风景更美,意蕴深广。E.本文语言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