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测试题(5)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测试题(5)答案•1、B偷换概念。第二段“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的说法表明,“理由”不能简单等同于“流行的理由”。A项和C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二段,D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四段。•2、A参照第三段“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的说法,A项“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的说法曲解原意,变或然为实然。B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四段,C项和D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六段。•3、C条件缺失。从全文来看,热词出现和流行的原因包括“网络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等方面,“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不受信任”只是热词出现和流行的原因之一。A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三段,B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五段,D项的答题区域在末段。•4.答案:B(让:责备)•5.答案:D(1说商鞅小时候的兴趣爱好;2是说秦孝公比较认可他;6是杜挚反对商鞅的变法言论。)•6.答案:D(A错在公叔座去世在前,商鞅去秦国在后;B项错在商鞅并非毛遂自荐,直接觐见秦王,而是通过景监见到了秦孝公;C项错在他提出变法之策,并没有景监的协助)•7.答案:(1)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2)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8.“丝丝”这一叠词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1分)也生动地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1分)起句重复出现“丝丝”这一叠词,渲染营造了浓浓的凄迷愁苦的氛围,(1分)也暗含主人公愁绪万缕千丝,(1分)使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另外,从音韵上讲,此叠词的运用使词的音律和谐,和畅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音乐艺术美感。(1分)•9.(1)比喻。(1分)作者把抽象的思想情绪“愁”,比喻为可以存放在小楼中的形象的、具体的物质,且言“楼儿忒小不藏愁”,表现了词人愁思的深重。(2分)•(2)比拟。(只要分析清楚,单答拟物或拟人均可,1分)作者让“愁”几度“与云飞”,“觅归舟”,把思归之情表现得更加迫切突出;又赋予“天”人的情感,天怜客子,借花消遣,更加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孤寂愁苦之情。(分析其中一处即可,2分)•(3)对比。(1分)词人羁旅已久,思乡欲归,心境黯然,本欲赏花遣愁,然而出现在眼前的却是竞相吐艳的海棠临栏,红绿相映,景色绚丽,而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对比之中倍添心中伤愁。(2分)(答反衬或是以乐景衬哀情亦可)•(答出两中即可。但答渲染烘托不够恰切,不能给满分;答借景抒情,不给分。)•文言文参考翻译:•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死后不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要重整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失地,他就西去秦国,依靠孝公的宠臣姓景的太监求见孝公。孝公召见卫鞅,让他说了很长时间的国家大事,孝公一边听一边打瞌睡,一点也听不进去。事后孝公迁怒景监说:“你的客人是大言欺人的家伙,这种人怎么能任用呢!”景监又用孝公的话责备卫鞅。卫鞅说:“我用尧、舜治国的方法劝说大王,他的心志不能领会。”过了几天,景监又请求孝公召见卫鞅。卫鞅再见孝公时,把治国之道说的淋漓尽致,可是还合不上孝公的心意。事后孝公又责备景监,景监也责备卫鞅。卫鞅说:“我用禹、汤、文、武的治国方法劝说大王而他听不进去。请求他再召见我一次。”卫鞅又一次见到孝公,孝公对他很友好,可是没任用他。会见退出后,孝公对景监说:“你的客人不错,我可以和他谈谈了。”•景监告诉卫鞅,卫鞅说:“我用春秋五霸的治国方法去说服大王,看他的心思是准备采纳了。果真再召见我一次,我就知道该说些什么啦。”于是卫鞅又见到了孝公,孝公跟他谈的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地在垫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好几天都不觉得厌倦。景监说:“您凭什么能合上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国君高兴极了。”卫鞅回答说:“我劝大王采用帝王治国的办法,建立夏、商、周那样的盛世,可是大王说:‘时间太长了,我不能等,何况贤明的国君,谁不希望自己在位的时候名扬天下,怎么能叫我闷闷不乐地等上几十年、几百年才成就帝王大业呢?’所以,我用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他,他才特别高兴。然而,这样也就不能与殷、周的德行相媲美了。”•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的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的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10.名篇名句默写•1、譬如朝露。2、暧暧远人村。3、齐彭殇为妄作。4、举匏樽以相属。5、孤舟一系故园心。6、浪遏飞舟•11(1)【答案】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或D给不给分•【解析】A项的肖像描写细致入微,不是粗略的形象轮廓。C项基本正确,但“再要几个橘子”理解不当。D项因果倒置,“立功减刑”是挺身而出的的结果。•(2)【答案】①橘子是小说的线索。通缉犯因为橘子结识了摊主,因为摊主给他的橘子而感受人间的善良。②以橘子为题,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能够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标题是物品的通常就是线索。•(3)(6分)【答案】①保留。(1分)“他卖起了橘子,在摊主原来摆摊的地方。”和作品开头摊主摆橘子摊用善意挽救他的灵魂构成完美的照应,使作品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2分);“他卖起了橘子”也表明他在传承摊主善良的品格,使作品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3分)②不保留。(1分)小说以“他捧着钱和报纸哭了,跪在摊主的遗像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结尾已经足以体现作品“善良拯救灵魂”的主题,(2分)小说的矛盾冲突已经完全解决(1分),情节结构很完整(1分),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塑造得比较丰满。因此不必保留。(1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从章法结构入手,考虑情节的完整和主题的表达。•(4)(8分)【答案】示例:我认为善意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善良的人在行善的时候也把善意传播开去。就像小说中的摊主,他只是出于善意给通缉犯的两个橘子,却触动了通缉犯内心的善意。于是通缉犯选择特殊的方式报恩,并且下定决心做一个善良的人;他在劳改农场挺身而出正是摊主的善行净化灵魂的结果。小说最后,摊主弥留之际的决定让通缉犯的情操变得更加高尚,灵魂更加纯净。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够多向人表达善意,多施与善行,不仅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情操,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解析】将题干中“善意产生善行”的表述和作品的主旨“善良拯救灵魂”结合起来思考作答。•12.(1)【答案】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或D给不给分•【解析】A项中“个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无中生有。C项基本正确,但“震惊全国”理解不当,应是“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D项中应是“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创始人,北平中央医院成功创办是伍连德的倡议。•(2)(6分)【答案】①临危受命,担任防疫全权总医官②探明传染病源,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③在疫区亲手实施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以查明病理病因④设计并命令赶制防疫用加厚口罩⑤征用公共建筑,改建临时消毒所和急救医院⑥从理论总结东北鼠疫防治经验,促进鼠疫防治的国际交流。•每点1分,完全照抄原文不得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注意题干中“为东北鼠疫事件”这一限定词,扑灭鼠疫后的后续工作也要归纳进来。•(3)(6分)【答案】①正式从医之前,伍连德重点学习和研究了防疫相关知识②回国后主导扑灭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鼠疫。③建立中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④在国际鼠疫学术会议上介绍防疫经验,被誉为“鼠疫斗士”。⑤提倡预防医学。⑥推动收回海港检疫主权。•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注意伍连德求学的细节。•(4)(8分)【答案】•示例:伍连德的这句话启示我们:人们应慎重地选择从事的工作,一旦选定了就要认真;做人要有道德底线,勇于担当。伍连德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他的这句话。他很早就把防疫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选定之后潜心学习,认真实践,面对东北的鼠疫疫情他敢于担当,临危受命,深入疫区,将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了大型瘟疫;同时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尽心尽力。我们在学习和生活应当像伍连德一样,谨慎的选择人生道路,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做一个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人。•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4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解析】要全面理解伍连德话语中的要点。•五、13.D.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凶恶。(A昭然若揭:像举着太阳、月亮走路那样明显。后用它指真相或含义非常明显,显而易见。多形容不好的事情。B行云流水:多比喻文章、歌唱等自然不拘泥。用在这里指岁月的流逝是不合适的,属于使用对象错误。C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很有作用。不能说很有信用。属于语境误用)•14.B.(A“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220余万元”歧义。C句式杂糅,“从……为出发点”,可把“从”改为“以”。D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但……而且……”,应改为“虽然……但是……”。)•15.【答案】B•【解析】④句“其他艺术”对应开头“非单指文学”,第③句的“他们同样”紧承④句的“绘画与书法”,“这一点”的内容具体就是谢赫强调的“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所以①在前,⑤在后,②是举例进一步证明。•16.【答案】“蚁族”是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廉价拥挤的出租房里,整日忙碌而工作不稳定的高校毕业生低收入群体。•【解析】筛选信息要点,必须抓住主要内容。该段能表明蚁族特性的是居住环境、生存状态、身份,由于要下定义,所以落脚点是重要的,即要找到表明其身份特征的宾语。对于一段话的概括,最好分层来筛选要点。•17.(6分)答案示例:•当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我们却欣赏了充满诗意的月亮•当天真无邪的童年离我们远去后,我们却拥抱了朝气蓬勃的青春•(要求:既要注意句式的大体一致,还要注意内容上符合语段的主旨。)•六、18.作文。评分标准参见2010年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