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必修二专题7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Ⅱ)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考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专题概述】1、把握一条基本线索——苏俄(联)经济体制的调整,经历了充满挫折的探索,显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2、把握有关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影响。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等人的改革等概念。3、注意运用比较法对比分析重要事件。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苏联的三次改革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考点梳理】考点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在特殊战争环境下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临时性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将全国纳入战争轨道。◆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进行的全面调整,是对其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这是其基本杠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背景:(1)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经济形势严峻;(2)外患: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对俄进行武装干涉;2、目的:集中力量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需要);并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3、内容:农业;工业;产品分配;劳动义务制。4、特点:①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②经济结构单一求纯,否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5、评价:(1)性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方法的经济体制。(2)积极影响:①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②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3)消极影响: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和问题:1、理论上的错误:①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②它具有经济权力高度集中和物质利益平均主义的特点,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实践上的后果:①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②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的过死,并且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到反革命一边;③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了正常供应。④经济上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造成了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新经济政策1、原因①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②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寻找新模式。2、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2)根本目的:发展生产力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开始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4、内容:从上面的内容比较两种政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胜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5、评价:(1)积极影响:实践意义:①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基础;②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理论意义: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局限性: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作用农业政策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工业政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资本主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贸易政策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配制度实行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3▲新经济政策虽然基本上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但两者还是具有相同点: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的“新”体现在该政策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负担,维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今天我们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减轻农民负担,而取消农业税,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1、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重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使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2、它探索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创造。3、它从实践是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苏联的成立时间、原则、全称、法律保障考点二: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因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而命名,其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但它却为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补充)(1)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2)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3)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4)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革命前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5)思想环境: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理解;(6)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二、途径1、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1)背景:①内部:落后的现实;②外部:帝国主义威胁;③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2)目的:加强国防以维护民族独立;给社会主义建设提高物质技术基础。(3)过程:①方针的提出:1925.12联共(布)十四大;②起步:1926年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③实施:1926-1928;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4)结果:课本P138(5)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追求高速度。③指令性计划(政府主导)。④追求高积累。⑤比例失调,粗放经营。2、农业全盘集体化(自学)(1)背景: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供应的困难;斯大林的决策。(2)过程: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及其存在的失误。(3)结果:农业集体化的实现。(4)特点:①全盘集体化;②机械化;③强制性;④追求高积累。三、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4四、表现:1、经济:(1)指令性计划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排斥市场调节;(限制商品货币关系)(3)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单一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2、政治:(1)高度集权;(2)党政不分,以党代政。3、思想文化:(1)行政干预手段管理学术文化;(2)个人崇拜。五、“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1、历史功绩(1)经济: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2)政治:在当时的形势下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的稳定。(3)思想: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4)国际: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借鉴;(5)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而且培养大批专家。2、斯大林模式的教训(弊端和消极作用)(1)经济: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失去活力;(2)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个人专断作风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3)思想:过于单一的文化模式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压制学术思想的创造性和思想文化的繁荣)◆①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③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④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总体评价:1、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2、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存在诸多弊端,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2)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赫鲁晓夫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3)农业的相对落后,粮食供应一种不足2、阅读课本,归纳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1)经济:农业: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2)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3、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②改革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③改革缺乏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④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4、评价:(1)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5(2)消极: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内容重点: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成效与问题:取得一些成果。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进入停滞时期3、失败原因:①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修补性的改革;②执政后期趋于保守;③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背景:政治:政治生活僵化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民族关系:民族矛盾对华关系:关系紧张,急需缓和2、内容:经济:“加速战略”政治: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2)改变党的地位:实行多党制。3、结果:失败,苏联解体4、苏联解体的原因:(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根本原因)(2)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原因)(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4)争霸拖垮苏联经济;【知识探究】俄国革命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由“直接过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