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高二生物测试题—生态系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8分)1.一般地说,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A.递增B.不变C.递减D.稍增加2.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3.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重要标记是()A.生物种类减少B.食物网简化C.生产者遭到严重破坏D.分解者增多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34-A.天然落叶林B.人工纯种林C.天然常绿林D.人工混交林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7.某科学工作者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时,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水平看属于()A.个体水平B.种群水平C.群落水平D.生态系统水平8.下列正确表达了食物链的是()A.种子→麻雀→鹰B.麻雀→鹰→种子C.鹰→麻雀→种子D.鹰→种子→麻雀9.在一个食物链中,兔不会吃狼,食物不能倒流,这就造成了生态系统中()A.氧循环是单向的B.碳循环是单向的C.水循环是单向的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10.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要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可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A.缺水干旱B.食物链被破坏C.环境严重污染D.植被被破坏11.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能正确反映三者关系的是()A.a=c+bB.a>b=cC.a>b+cD.a<b+c12.下列各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肺炎双球菌B.蓝藻C.水稻D.团藻13.在下列生物中,能把生物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是()-35-A.硝化细菌B.枯草杆菌C.豆科植物D.草覆虫14.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1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A.0.05%B.0.5%C.0.25%D.0.025%15.哪一组生态学名词的排列顺序是从简单到复杂的()A.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生物体→群体→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C.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种群→类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16.对“植物→鼠→蛇→山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B.鼠是第一营养级C.蛇是次级消费者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17.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A.CO2B.H20C.足够的有机物D.太阳能18、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物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增加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19.右图是1个鼠群迁入1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A.EF段B.DE段C.BD段D.CB段-36-20.下列哪个图能正确表示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2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A.生产者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2.右图是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些种中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别是()北极海域热带湖泊全球分布A.123B.534C.342D.21523.“一山不能存二虎”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是()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D.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2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B种群数量时间种群数量时间D种群数量C时间时间种群数量A-37-分别为M1、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A.N1·M1N2·M2B.N1·M1=N2·M2C.N1·M1N2·M2D.N1·M1≥N2·M225.在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如果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能提供甲最多的生态系统是()26.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2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当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B.空气逐渐稀薄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变小D.云雾量增加28.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B.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29.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30.右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38-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31.假设你流落在不毛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32.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所属营养级是()A.aB.bC.cD.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计52分)33.(10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进行研究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分析:(1)甲、乙两种群的关系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两种群的密度维持着这种动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自身具有能力。(2)三、四月份期间,甲种群数量下降,很可能是由于。(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是。(4)若该系统属草原生态系统,甲种群为初级消费者,与乙种群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39-很少,乙种群若灭绝,草原植被将。34.(16分)下面是一个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2)在农村实验证明,该生态系统较为理想,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部分,提高了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中的能量。(3)沼气池中微生物有除臭作用,这种臭味物质是经的作用,形成被植物吸收,随着池中氧气消耗,池中微生物代谢类型变化是。(4)若将全部用粮食喂猪,人体从猪肉中获100KJ的能量,至少消耗约KJ能量的粮食。35.(10分)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2)图中分解者通过和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大气中。(3)图中A里的碳,除碳酸岩外,通过回到大气中。(4)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状态进行循环,循环始终与结合在一起进行。-40-36.(6分)图7-12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除阳光、CO2、H2O、N2以外,其余部分总称为______。(2)在生物因素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_____。(3)若黄雀增加2g,则需至少消耗生产者的有机物是____g。37.(10分)如下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S”型增长曲线模式,据图回答:(1)若在不受限制的环境下增长,该种群数量如曲线增长。但由于受环境阻力的制约,为争夺而进行生存斗争,结果如曲线的增长。(2)当种群数量增长到接近环境负载量为时,种群的增长为。高二生物测试题参考答案-41-(五)生态系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计52分)33(10分)、(1)捕食;一定的调节能力。(2)乙种群的数量的增加。(3)一年。(4)被破坏。34(14分)(1)农作物。(2)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动植物尸体、排出物中。(3)好氧型细菌;分解;简单的无机物;异养需氧型变为异养厌氧型。35(12分)、(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有氧呼吸;发酵(3)燃烧(4)气体(CO2);能量流动36(6分).(1)生物群落(2)生产者和分解者(3)25037(10分)(1)f食物和生存空间等生活资源m(2)600,0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CCCBDBADBCBBCAB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答案DCADBDDAAAADD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