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考点排查与解读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4)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5)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4)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5)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客观事物是无能为力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1.数量增减2.场所变更、排列次序的变化思考: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来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1.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量变过程中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既有量的绝对运动,又有事物的质的相对静止状态。(6)用对立统一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考点排查与解读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分:(1)根据含义看:材料中是在复杂事物中,还是在一个矛盾中。(2)依题意判定:是用于解决问题还是认识问题。用于解决问题的体现的是主要矛盾,用于认识问题的体现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3)抓住关键词:主要矛盾: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势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方法论要全面复杂事物既看主要矛盾一种矛盾既看主要方面又看次要方面两点论抓重点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重点论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又看次要矛盾山东省某市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指出各项措施、工作分别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1.针对本市特点,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2.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3.以整顿文化市场秩序为重点,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4.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5.统筹文化建设的全局,重视各个部门和环节;6.用符合产业调整方向、深受群众喜爱的新型文化产品生产方式代替旧的模式。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观。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法)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③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要更加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下列选项中有一项名言古训蕴含的哲理包含了上述两句蕴含的哲理,该选项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课后拓展:“公平”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材料二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山东省也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山东省加大就业力度,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继续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15.8%;大幅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解决居民教育困难,确保全年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0%。(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给山东省提高中等收入者收入提出合理建议。材料一反映了①“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说明经济发展是收入增长的基础。(2分)②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最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速。说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或没有处理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建议: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其奠定经济基础;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整顿分配秩序,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个人负担。材料三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有一段很著名的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可见,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更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时代。(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3)孔子的“不患贫而患不安”给我们的启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社会的稳定。试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道理,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①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这说明中华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春秋时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对今天还有深刻影响,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要正确对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今天我们要摒弃“不患寡”的思想,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要继承“患不均”的思想,通过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和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当然也不能犯平均主义的错误。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经济。②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忽视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同时又要注重社会稳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