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级高二年级上学期零班第一次测试一、选择题1.《汉书·艺文志》称先秦某一学派“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下列主张属于这一学派的是A.无为而治B.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D.天行有常2.《左传》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中所描述的制度互为表里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3.赵翼《二十二史札记》:“自古皆封建诸候,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汉祖以匹夫起事,解群雄而定一尊。……天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中的“天之变局”是指A.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D.从贵族世袭到多布衣将相4.《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由此可见,中朝A.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位高权重B.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C.在宫廷内事先决策,削弱相权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6.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B.作者主张控制人口增长C.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7.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2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8.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右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A.开埠通商、入超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D.鸦片走私、出超9.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A.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B.议院功能在于限制君权C.议院是朝廷咨议机构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10.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A.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D.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11.“中共日益增长的权力的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尤其是____,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它使中共能在那里‘扎根’,而政府对于这种挑战完全束手无策。”文中空白处应填上A.武装斗争B.土地改革C.农民运动D.统一战线12.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时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3个五年计划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约200万人1956年1月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1956年2月143个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1956年6月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1956年12月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A.公私合营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一定程度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13.“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台湾学者侯家驹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政治干预影响经济发展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C.重农抑商不符经济规律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14.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此时,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包括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B.经济手段不是中西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C.以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D.指令性计划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15.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种认识A.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B.承认中国道路已经成功C.肯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D.赞赏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融16.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17.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A.法律至上原则B.人文主义精神C.自由公正意识D.天赋人权思想18.“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19.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招收学生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420.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的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大法官的权力是A.言论自由权B.司法审查权C.弹劾总统权D.司法解释权21.列宁曾这样说:“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道道地地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①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要借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③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④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22.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商品价格逐渐回落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23.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B.改变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问题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D.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24.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科学技术突破社会发展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C.铁器、牛耕运用推广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D.凯恩斯经济理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25.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时说:“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到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的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逼攻下逐步灭亡,或者被一暴发户所腐化。”就“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逐步灭亡”的过程而言,其实质是A.拜金主义取代宗法主义B.工业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C.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52011级高二年级上学期零班第一次测试答题卡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26.(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春秋战国时期,领主的封邑大都被国君收去,封邑中的农奴,有的转化为地主的佃农,其余的则成为国君的佃农,这类农民在当时数量是较多的。《孟子》中载,小农一般都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养八口之家”。地主经济在战国时已有了很大发展,但领主经济仍未绝迹,《吕氏春秋》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作”是指农奴共耕公田。由于领主经济已成为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领主也感到农奴“公作”不如把田地分散给农民去耕作有利。——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从影响方面来看,l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l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诚然,耶稣会士传入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西方科学,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一小撮儿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6分)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所体现的特点及积极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人类社会出现社会转型的历史条件。(3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材料二:“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音慧,意为小棺材)。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