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评估质量检测(1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评估质量检测(12)(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怀化模拟)自2008年以来,我国钢企连续发生严重亏损,其原因在于高昂的铁矿石成本,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逐年大幅增加。鉴于此,国内钢企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新市场。新中国钢铁工业起步于()A.20世纪5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初D.20世纪60年代末【解析】选A。一五计划为1953~1957年,即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新中国钢铁工业开始起步。2.1952年7月,在陈云的主持下,“一五”计划第一草稿完成。该计划书洋洋十余万言,但其核心是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156项工程)。这些项目遍布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各个方面,被称之为“中国工业化奠基之役”。关于该计划的制定表述不正确的是()A.针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将国家安全放在首要地位B.充分考虑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实际情况C.既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又考虑到备战和地区布局平衡D.其不足之处是一切以重工业为核心而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同步发展【解题关键】联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进行思考。【解析】选D。一五计划在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把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同时进行,既发展了重工业,又兼顾到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同步发展。3.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解析】选A。解答时,首先把握1952~1956年我国的阶段发展特征,再通过数据比较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粮食与棉花属于农产品,钢、煤和原油属于工业产品,从数据上看,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率明显大于农产品。因此,A项符合题意。4.(2011·惠州模拟)“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A.1950年B.1956年C.1958年D.1979年【解析】选C。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农村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并不足以在1979年产生题中民歌所反映的现象,C为最佳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浮夸风”,是“左”倾错误的表现。5.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B.减轻农民负担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改革经济体制【解题关键】注意抓住材料限定的时间:1962年。【解析】选C。1960年冬开始,针对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鼓励发展“家庭副业”。6.(2011·大连模拟)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解题关键】联系题干在图上标出相应的时间,再根据统计图联系所学知识。【解析】选B。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提出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二五计划完成后为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打下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图中的表现是二五计划期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二五计划实行时我国处于“大跃进”时期,全国掀起大炼钢铁的浪潮,人民公社运动、农业“浮夸风”的出现使得农业遭受一定程度上的打击,比重下降。7.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年平均递增1.2%。1979~1984年间“粮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解析】选D。1979年,我国进行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杂交水稻的推广,从而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A、B、C正确;该时期,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仍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D符合题意。8.(2011·揭阳模拟)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位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B。1978年,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安徽省委把土地借给农民耕种和荒山湖滩谁种谁收完全脱离了人民公社体制下集体劳动、收获物归集体的做法,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9.“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这里的三个历史节奏不包括()A.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B.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D.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指的是近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步伐,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明显不属于这一时间范畴。10.(2011·厦门模拟)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观察图示内容可知,美国、日本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中国年均增长率虽然在某些年份有所下降,但总趋势是在较高水平上呈增长趋势,而且在1985年和1993年呈现两个增长高峰。这与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故C解读正确。A、B、D说法错误,且与曲线图信息无关,应排除。11.(2011·盐城模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由此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A.从农村转移到城市B.从国营企业转移到私营企业C.从重工业转移到轻工业D.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解题关键】根据时间“1984年10月”和“经济改革的重心”进行思考。【解析】选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2.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胡锦涛所说的党的基本理论不包括()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理论D.“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解析】选C。分析材料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党的基本理论,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理论,各选项中C项“八字方针”是1960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困难的背景下提出的,不属于材料所指的理论;A项提出于1987年党的十三大;B项提出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D项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中提出。13.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这标志着中国()A.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共同富裕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解析】选C。材料信息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商品由市场定价,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C正确;我国目前还没有基本实现社会共同富裕,也没有成为现代化国家,国家也没有完全放弃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故A、B、D不正确。【类题拓展】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比较14.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解题关键】根据时间并分析“计划”和“规划”的内涵变化。【解析】选C。从“计划”到“规划”体现了政府管理职能的变化,即由原来政府强制性执行到只起指导作用,这适应了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5.(2011·南昌模拟)假如你是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你能向游客介绍广州的哪些内容()①古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②清朝特许的对外贸易港口③《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④改革开放后是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特区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解析】选B。从汉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广州就是重要的外贸港口城市,①正确;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②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③正确;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④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1953年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材料二农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请回答:(1)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