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导学案明清一、课程标准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古代中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2、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海禁政策。3、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4、明清小说的成就,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二、自主预习案时期类别基本内容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1.知识清单(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代内阁制的形成(1)明朝废丞相原因: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内容:下令罢除丞相职位,权分六部,六部直属于皇帝。评价:君主专制达到了新高度。(2)设立内阁原因: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形成: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参与机密事务,无决策权。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起源: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内容: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2评价:①皇帝进一步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②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③控制了思想文化,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二)、明清时期的经济1、经济成就:(1)、农业:引进玉米和甘薯;经济作物区域化;徐光启的《农政全书》;(2)、手工业:苏州、杭州丝织业发达;花楼机;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五彩瓷、清珐琅彩;民营丝织业兴盛。徽商和晋商;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2、小农经济的含义含义: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基本生活和交纳赋税。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土地私有3、“海禁”政策评价: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②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三)思想1、心学评价: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明末清初的儒家思想(1)李贽(明末)思想主张:A.不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B.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当中。(2)黄宗羲(明末清初)——“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主张:A.批判君主专制;B.主张工商皆本。进步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出现政治腐败。②束缚了生产力进步,阻碍了社会的进步。(3)、商业:农村市镇兴盛;城市:南京、苏州、扬州;王阳明“灵明”、“致良知”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主观唯心论);②“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良知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不必外求,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③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就能成为圣贤。3(3)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主张:A.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B.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把其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4)王夫之(明末清初)——批判孤秦陋宋思想主张:A.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B气一元论。(四)文化与科技1、明清小说铜活字印刷《古今图书集成》2.课前探究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高度发达的农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突出特征。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各民族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使农业发展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材料二:我国人口在秦朝有2000万,汉代约6000万,到1000多年后的明代初期依然是6000万,明万历中期(16世纪末)增至1.5亿,明末清初大幅度下降。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达到一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突破二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越过三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越过四亿。材料三:乾隆后期,湖北江汉两岸“百姓生齿日繁,圩垸(湖小堤)日多,凡蓄水之地,尽成田庐”。材料四:历史上长江荆江大堤溃决次数统计:朝代年代决堤次数平均时间隋唐581~90700南宋1127~1279276明朝1368~1644309.2清朝1644~1911554.9明朝嘉靖、万历年间黄河决口统计:年代地点嘉靖44年(1565)江苏沛县隆庆3年(1569)江苏沛县隆庆4年(1570)江苏邳州2、铜活字在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应用;4万历4年(1576)江苏徐州万历5年(1577)江苏泗阳我的疑问:⑴.材料一中所述的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缺乏科技方面的内容,请给予补充。⑵.试分析材料二中清朝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农业、人口、生态环境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答】:⑴.⑵.⑶.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材料二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的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记》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我的疑问:⑴.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根本原因。⑵.明清的海外贸易政策反映当时何种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答】:⑴.①相同点:②.不同出发点:③.根本原因:⑵.①.特征:②.影响:三:课中探究(一)课中探究探究一: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依据元明清时期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⑴.简述西藏与中央政府关系不断加强的史实。⑵.元朝时民族融合有哪些新特点?⑶.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几方面的措施?(概括要点,不罗列史实)⑷.从民族融合的角度,谈谈你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5我的疑问:⑴.⑵⑶、⑷、探究二:自康熙(1661~1721年)经雍正(1722~1734年)至乾隆(1735~1796年)的130多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盛世,史称康乾盛世。但1840年鸦片战争却以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而告终,这恐怕不是康乾所能预料的。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现在许多专家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解释为什么人们称康乾盛世是辉煌,又为什么称之为“悲歌”、“落日”?在当今,我们应从康乾盛世“悲歌”中吸取怎样的教训?【答】:(二)课中检测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D.加强民族交流2.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A.废除丞相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D.文化专制3.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中同前代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分相权B.分地方行政权C.文化专制D.设特务机构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5.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措施的评述正确的是:()A.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的权力B.是我国古代行政区的划时代的变革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D.政府各部门互相牵制,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6.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6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7.对清代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B.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C.因文字犯罪而被捕入狱D.为加强文化专制而制造的监狱8.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共同的根本目的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思想控制C.巩固君主专制D.防止人民反抗9.明朝时期科举制与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A.考试科目B.考试作用C.考试管理D.考试内容四.课后巩固案10.雍正帝在位时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举措是:()A.设军机处B.实行更名田C.收地丁银D.奖励垦荒11.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①.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③.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明清调整统治政策的实质是:()A.调整生产关系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C.加强经济掠夺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3.明朝推行以银两收税的首要条件是:()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活跃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政府的强制推行1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条件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715.郑和下西洋与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活动产生了不同结果的根源在于:A.目的不同B.条件不同C.经济基础和观念不同D.规模不同16.明朝时对外关系与以前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贸易范围扩大B.大规模的航海活动C.中国人大批去南洋D.外国势力侵扰边疆17.明朝中后期起由对外的交往转向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源是:()A.西方殖民者侵扰边疆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C.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18.这一政策的转变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C.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D.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19.清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C.中央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20.最早赐予喇嘛教首领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清朝皇帝是: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顺治帝21.今日版图在清朝前期奠定,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下列关于清前期机构设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部、西北部地区设将军管辖B.东北地区设行省管辖C.西南地区设大臣和流官管辖D.台湾岛设府隶属于福建省管辖22.17世纪后期,康熙帝面临的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有:()①.地方叛乱②.外来侵略③.西藏独立④.台湾分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23.清朝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在明朝基本上属于()8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C、奴儿干都司D、宣政院24.下列各辖区不包括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是:()A.黑水都督府B.辽阳行省C.吉林将军D.盛京将军25.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A.废除了人头税B.以田亩数计征C.赋役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交纳26.明代手工业商品化发展,集中体现在:()A.纺织业B.食品加工业C.冶铁业D.制瓷业27.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B.北京和洛阳是全国性商贸城市C.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D.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晋商和徽商28.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民受到残酷剥削购买力低下B.地主商人投资于土地,手工业生产资金短缺C.科学技术不发达,手工业品质低价高D.各级政府对手工业生产限制重重29.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