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下)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革命发生和取得成功的原因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客观原因2.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革命力量强大;————根本原因3.“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直接原因4.《四月提纲》——-理论指导二、经过: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飘红旗。三、十月革命的特点1.革命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先例。2.革命道路:走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权的革命道路。3.革命性质: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4.革命方式:从设想和平夺权到到暴力夺权。四、四个变化: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暴力夺权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五、历史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3.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4.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五、苏联的成立与解体成立:1922年,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组成(方法:屋外两只俄)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1991年标志:独联体的成立(《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三大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1918年下半年—1921年春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独联体1917沙俄192219911917苏俄2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义务劳动,实行配给制。4.评价: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1921年春——1928年)1.背景: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2.目的: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按劳分配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4.作用: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5.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6.“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7.特点: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8.评价: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本原因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早终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创举,对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斯大林模式”一、形成原因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二、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高度集权化。1.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1928年起实施五年计划,1937年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1937—1941)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病?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3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可以为重工业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技术准备。◆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病?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2)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3)进程: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1929年底开始,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4)评价:积极: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消极: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三、确立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四、主要表现1.经济方面: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优先发展重工业。2.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五、作用:1.积极方面:①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方面: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过很大影响。六、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三大改革●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一、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斯大林逝世二、主要改革活动㈠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斯大林逝世2.措施:经济上:首先从农业开始: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种玉米运动。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4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共“二十大”)3.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但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改革失败。㈡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2.内容: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3、评价:①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㈢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2.过程:经济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而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3.结果: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4.评价: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休配套措施。5.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苏联解体只能说是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挫则。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2.具体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3.直接原因:股价暴跌。二、危机的特点1.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持续时间长(1929—1933)3.破坏性严重①造成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这场经济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发展轨道。③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加剧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罗斯福新政一、背景1.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2.胡佛政府基本延续自由放任政策,无力解决危机3.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NewDears)5二、阶段:第一阶段:1933年-1935年初,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5年-1939年,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三、内容:救济、复兴、改革(三R)四、具体措施:措施内容作用整顿金融整顿银行、改革银行体系恢复银行信用恢复工业生产(核心)调节农业生产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工业指导,防止盲目生产压缩产量,政府补偿稳定农产品价格举办救济公共工程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物价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法》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五、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六、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1.减轻破坏,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维护民主。开创新模式,影响多国。2.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七、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1.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4.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从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5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对峙为美苏争霸所代替。70年代后,出现多极化的趋势,90年代,苏东巨变,苏联解体,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目前是一超多强。★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国家利益、国际格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兴起的历史背景1.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成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62.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直接原因)4.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二、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三、“冷战”的兴起(三个对峙)1.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关系公开破裂,标志着“冷战”的开始。2.经济:1948年“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3.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