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录绪论第一章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第二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第三章生存斗争第四章自然选择……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15题,共30分)1.去年在安徽省蚌埠市区发掘出双墩1号墓,出土随葬品2400余件(如图),据考古专家论证,该墓主极有可能是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国君。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当时人们还不会烧制瓷器B.当时冶金业特指青铜铸造C.当时金属乐器铸造技术先进D.当时钟离国国君身份是大宗2.《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这里的“代替”是指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B.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C.新教代替天主教D.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3.对图中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A.该漫画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环境的复杂性B.图中人物所代表的经济势力曾创造了“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C.图中人物所代表的阶级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D.图中出现的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人物所代表的阶级属性决定的4.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A.就朝鲜南北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5.图为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资料时看到的某书的部分目录。她认为该书的出版在当时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标志着社会进化学说的创立C.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D.已成为传播启蒙思想的力作6.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制定法律的人要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法律应该怎样执行和怎样解释。因此看来人们所能有的最好的体制,终莫过于能把行政权与立法权结合在一起的体制了。”下列政权中最能体现卢梭这一思想的是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B.1787年的美国联邦政府C.1917年俄国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D.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7.有人认为,世界近代史可以以巴黎公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种分期所体现的史观应该是A.革命史观B.现代化史观C.文明史观D.全球史观8.《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态智慧:走进书画艺术的境界》一文认为,由于艺术创造主体的痴狂风格,就决定了艺术形式的痴狂性质……达不到这个境界,那就沦为匠人、匠气。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体现痴狂风格的是:①楷书②草书③山水画④文人画双墩1号墓出土文物清单彩绘陶器12件铜器编钟一组13件工具类铜刀、镰18件土偶、漆木器2000多件……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9.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C.动荡不安的当代世界D.缓和与动荡的时代10.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A.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D.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11.“牛背当年暖似衣,饥寒永在耳边提。大开黎庶通天路,剥尽人间狼子皮。”此诗描写了中国古代某朝皇帝的经历。为巩固专制统治,他采取的措施有A.废除丞相制度B.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C.建立内阁制度D.设立三司使分宰相财权1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13.1912年2月11日,也就是清帝正式宣布退位的前一天,《神州日报》发表了马星驰的作品《但闻人语响》描绘了山谷之中,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该图意在A.表明清帝退位已成定局,但又迟迟不见清朝皇室行动B.讽刺清政府贪恋皇权,表达了民众对于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C.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清帝“逊位”感到十分震惊D.说明清帝是否“逊位”还是一个未知数14.意大利是西欧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著作中论述“文艺复兴的终结”时写道“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一孔泉给堵上了。”下列各项表述,能够反映作者观点的是A.意大利的文艺创作遭到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扼杀B.此二人是阻断意大利文艺复兴进程的罪人C.意大利因此失去了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财源D.此二人引导意大利的文艺创作走上邪路15.一些中国学者认为,所谓“全球化是西方文明价值观和西方利益的全球化,非西方的国家则被放逐在全球化的边缘”,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全球史观丙乙甲丙乙甲丙乙甲A.是一种能够科学解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史学观点B.是为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拓展寻求理论支撑C.是不能正确解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唯心主义历史观D.是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心态的反映二、非选择题(70分)16.(20分)由于国情不同,古今中外的民主存在明显的差异。材料一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各国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是共同的;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林娟《美国的大选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共同点(3分)。材料二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其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中,同样采取了适合本国政治需要的做法。(2)材料二中“采取了适应本国政治需要的做法”具体指什么?(4分)材料三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使他不能不好”。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指袁世凯)不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不能答应”。(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材料中所述想法的原因(6分)。材料四孙中山回顾六年来共和革命成果时,指出“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他认定今日政局变化,实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当以海军与陆军争回真共和以求幸福。他后来又指出:“民国虽过十年,祸乱相导,实际未达共和境界,不过将满洲统治权,换入腐败官僚和复辟派手中。”——李永春《民初(1912—1921)社会对辛亥革命的反思》(4)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实现“共和”问题上的态度有何变化(2分)?(不得照抄原文)他们为实现“真共和”做了哪些努力(3分)?(5)综上所述从近代中国与西方实行民主政治的不同过程和结果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17.(19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大国崛起之路就是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超越之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路为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所封锁,对欧洲人来说,地中海是一所牢狱,而不是一条大道……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在中世纪后期出现许许多多为突破或绕过将欧洲人限制在地中海地区的穆斯林屏障而制订的计划。那时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像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同年,阿姆斯特丹银行诞生。——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年份175018001830186018801900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中国32.8%33.3%29.8%19.7%12.5%6.2%——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人为什么要制订许多突破或绕过地中海地区的计划(2分)?如何理解“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2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荷兰在商业活动中的创新之处(2分)。由此带来的最显著的结果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的数据分别反映了中英美三国工业生产怎样的变化趋势(6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造成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同态势的主要原因(4分)。(4)从以上材料反映的大国崛起之路中,你可以得出哪些感悟(2分)?18.(21分)贤臣、清官、天使都是人们对于理想执政者的称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摘自《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经验》材料二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夺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清官考辩》材料三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摘自《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人民日报1965年12月29日)材料四美国1787年宪法的奠基人麦迪逊曾说:“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2分)(2)概况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2分)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2分)(3)材料三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清官”想象的?(2分)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对政府进行“控制”,启蒙思想家指出了哪些构想?(3分)这些构想对近代中国政治改革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19.(10分)城市的发展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它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材料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