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18)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7页高三历史试题(18)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第Ⅰ卷(选择题50分)1.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A.分封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宗法制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的是()A.封建皇权的独尊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D.文化专制的扩展3.春秋时期,赵筒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4.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评价的是()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5.《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6.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7.“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C.美国的1787年宪法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8.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B.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第2页共7页9.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元首都()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D.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10.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一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一一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西方D.八国联军侵华——黄海海战1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价值在于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12.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A.这场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B.战争引起列强对华的新一轮侵略C.谣学东渐将转到制度层面D.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13.有学者认为:“与所谓‘器物一制度一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素历程“‘反西化’一一‘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一一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一一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一一辛亥革命14.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曰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学文科者诸多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已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15.时政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右图标题为《贪食小犬死不足惜》,根据漫画中信息,判断作于哪一历史事件前后()A.九·一八事变B.甲午战争C.五四运动D.七七事变第3页共7页16.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就:“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A.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C.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7.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A.1处B.2处C.3处.D.4处18.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提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错误言论,并且拒不悔改,称其言论与日政府主张相同。下列驳斥该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A.电影及电视剧B.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19.“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20.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2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矍林东在《中国史学散论》中指出“一个民族总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B.阐明了对历史的重视C.阐明了历史学对现实的关注D.阐明了史学家的政治眼光22.“从解除殖民主袋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第4页共7页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23.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这一说法说明美国()A.外交重心由对苏转向对华B.逐步放弃反苏反共政策C.积极谋求世界和平和稳定D.图利用中国牵制苏联24.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冷战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25.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26.(14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在更替与演变中不断的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图一、图二,概括指出秦朝、汉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管理地方?(4分)汉初实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后果?(2分)材料二北宋王朝建立以后,吸取汉唐的历史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措施。——屈超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1期(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有哪些“历史经验”?(2分)列举北宋“在第5页共7页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中采取的改革措施。(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宋三代在地方管理上共同的趋向是什么?(2分)27.(18分)梁启超先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遍游欧洲各国,写下《欧游心影录》,记录了他在欧洲的所观、所思,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深有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居然过了两年。不管将来结局如何,假定万一推翻,他那精神毕竟不能磨灭。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於别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4分)材料二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全世界舆论伸诉伸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2)材料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2分)这次“外交失望”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影响有哪些?(4分)材料三我中英两国,向来都以保守著名,但我们中国人所保守的,和英国正相反。中国人最喜欢换辖牌,抄几条宪法,算立宪。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於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英国人内部是不断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时时刻刻在那里革命。(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梁启超的观点。(8分)28.(18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不断演变。国际格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上。材料一第6页共7页(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再形势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二1950~1953年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和1961一1975年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是二战后冷战(1947—1991年)下的两场“热战”。朝鲜战争结束时,美国高层却充满了沮丧,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百度百科(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出现了什么新形势?(2分).其结果说明了什么?(2分)材料三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是权力分配的根本性调整,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加速于18世纪末: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堀起,发生予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可以表述为“他者的崛起”。——扎卡利亚【美】《后美国世界》(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者的崛起”的具体表现。(3分)并指出“他者崛起”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第7页共7页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