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测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区域和区域差异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显著,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题:1.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是:()A.气候和地貌B.土壤和植被C.水文和气候D.生物和水文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的界线大致是:()A.800mm等降水量线B.1000m等高线C、400mm等降水量线D.3000m等高线3.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第二级阶梯的是:()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河套平原D.柴达木盆地4.下列地貌单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是:()A.青藏高原B.天山山脉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5.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大陆邻近的海区6.我国西南地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淡水资源相当缺乏B.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C.地形崎岖,交通困难D.过垦过乏,生态环境恶化7.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然区是:()A.东部季风区北部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东部季风区南部D.青藏高寒区8.下列地区适宜种植春小麦的是:()A.华北平原B.江汉平原C.松嫩平原D.四川盆地9.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A.水源不足B.交通不便C.资源缺乏D.环境恶化10.关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带海陆空交通均比中、西、部B.能源和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使东部经济不能快速发展C.东部地带是我国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带D.“西部大开发”使东部地带经济失去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优势11.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中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貌单元有:()A.江汉平原B.成都平原C.太湖平原D、渭河平原12.与东北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无关的人类行为有:()A.发展立体农业B.养殖业与农畜产品加工C.木材深加工D.野生植物的人工栽培13.下列有关区域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A.区域发展要针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B.区域发展应开发与治理并重C.中国发展不属于区域发展D.区域发展既要注意经济发展,又要注意环境保护14.解决我国地区间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主要途径是:()A.进行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B.加强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C.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D.进行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15、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A.区域面积依次增加,人口比重依次增加B.地势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减少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D.土壤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16、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C.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受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北弯曲17、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8、我国各大河流中,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A.黄河B.长江C.黑龙江D.珠江19、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20.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的正确叙述是()A.水分条件的变化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B.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D.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较好21.华北平原和南疆都是我国棉花基地,两者相比不同的生长条件是()A.春播期雨水少B.夏季高温多雨C.秋季晴朗少雨D.沙质土壤2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三大灌溉农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有:()A.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于干旱地区B.三大灌溉平原都是本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C.灌溉水源来自黄河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甜菜等23.下列地理事物由大到小或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人类活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B.作物熟制:东北——华中——华南C.所占面积:东部——中部——西部D.经济GDP的增长:西部——中部——东部24、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地区的3个灌溉农业区都引黄河水自流灌溉B内蒙古东部、中部既是牧业基地,也是煤炭基地C本地区的植被由西向东为荒漠—草原—荒漠D塔里木盆地为新疆的主要牧区25、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大陆邻近约海区26、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形状况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太阳辐射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3—15题。27、根据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地表温度较乙区低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热量条件比甲区高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甲区与丙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28、丙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自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地区是:()A.东南地区B.华中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29、乙区东南部地区农牧业的特点是:()A.高山牧业,河谷农业B.草场牧业,河谷农业C.高寒牧业,绿洲农业D.草场牧业,灌溉农业30、下列有关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和西部经济地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括的省(区)范围相同B.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相同,各大河流都发源于此C.拥有漫长的国境线,边贸经济发达D.能源、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31.我国生活在牧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B.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C.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D.鄂伦春族、藏族、壮族32、在我国,穿越三个经济地带的铁路干线是()A.湘黔线B.陇海线C.浙赣线D.包兰线33、下列四组省区中,地处中部地带的是()A.浙江、福建、江西B.西藏、山西、江苏C.陕西、云南、广西D.江西、湖南、安徽34.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B.随着我国西部的大开发,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会大幅度提高C.三个地带中的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35、三个经济地带排序正确的是()A.面积大小:中部西部东部B.人口多少:东部中部西部C.省区数量:东部中部西部D.发展速度:东部西部中部36、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原因有()A.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农业发展条件优越B.改革开放首先从西部沿边和东部沿海起步,具有区位和政策优势C.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域辽阔,,承东启西D.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37、考虑到东部地带资金、科技实力和中部地带的资源情况,今后可将哪类工业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A.劳动力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市场指向型38、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非由于()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D.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39、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B.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D.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40.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41、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源、原材料充足,淡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C.是我国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带D.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42.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A.水能、风能B.太阳能、地热能C.生物能、核能D.天然气、石油43.A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A.林地B.草地C.耕地D.沙漠4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45.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A.宁、陕、晋、川、鲁B.甘、宁、陕、晋、豫C.青、甘、宁、内蒙古、豫D.新、青、陕、晋、豫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己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8—10题。46.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47.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A.ABB.CDC.DED.AE48.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是A.BEB.CEC.AED.BE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并回答27-28题:49.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50.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A.淡水养殖业B.甘蔗种植业C.甜菜种植业D.造纸和化工5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人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52.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是指()A.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开发和利用亚马孙雨林资源B.全球生态环境效益显著C.是人类的木材生产基地D.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53.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该次调整后的主导产业是()A.轻工业B.重化工业C.高科技工业D.资源和技术导向型工业54.20世纪下半叶,东亚的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比较典型,80年代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地区是()A.我国的中西部地区B.韩国C.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D.中国东南沿海地区5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C.工资水平D.区位条件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40~41题:56.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C.发展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57.当地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A.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的分散58.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A.出现民工短缺现象B.水源缺乏C.能源供应紧张D.交通运输落后59.构建“9+2”泛珠三角区域的主要原因是()A.“9+2”各省区的地理环境相同B.“9+2”各省区之间都有铁路联系C.政治协作的需要D.经济互补合作的需要60.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B.8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C.年平均气温0℃等值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