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爱心专心-1-☆专题5气温与气压的关系一、热力原因形成的热低压、冷高压热低压和冷高压都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关系。地表的冷热不均是引起气压高低变化的重要原因。1.热低压:热低压是气温和气压的双重表现,二者具有相关性,“由于热而形成低压”。如下图1为热力环流简图,近地面A点附近气体受热膨胀上升,使得近地面空气密度变小,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这就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低气压”。赤道低气压带是最典型的热低压带。北半球夏季,由于陆地和海洋热容量不同,陆地增温快降温也快,因此同纬度的地方陆地比海洋温度要高,在陆地形成了热低压,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在北美大陆形成北美低压。我国夏季午后(14点)“闷热”,多对流雨,就是热低压造成。2.冷高压:冷高压是指近地面受热少气温低,气体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空气分子大量集聚,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如热力环流图中的B点。在三圈环流模式图中,极地高气压带便是典型的冷高压,极地气温低,高空气体下沉。冬季北半球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由于气温低而形成亚洲高压,在这个高压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冬季呈现“干压表现为气温与气流的因果关系。其垂直方向的气流可认为是冷热气流。其形成要与气旋、反气旋(气流分布状况)区别开来。气旋的中心气压是低气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大气由四周向中心流,中心气体大量集聚,因而垂直方向上形成上升气流,可称之为推动气流。与这相反,反气旋中心是高压,中心气体往四周流,其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补充,可称之为补偿气流。无论是推动气流还是补偿气流其成因都与冷热气流不同,它们都是动力原因引起的。二、动力原因形成的热高压、冷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热高压)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冷低压)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1.热高压:如图2,南北纬30°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就是典型的热高压。热是指纬度低,高压是指气体集聚,二者之间没有因果联系,如果有,可以这样认为高压加剧了“热”。北半球来自赤道上空的源源不断的气流向极地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无摩擦力),逐渐偏转为西风,气流在南北纬30°的上空集聚,最后下沉在近地面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副高的控制下世界上一些地区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等。我国7、8月份当锋面雨带移动到东北、华北地区,长江流域由于受到副高的控制形成了伏旱天气,持续高温不降,可谓“真热”!2.冷低压:如图2,在南北纬60°,因地处高纬,气候非常寒冷,近地面来自低纬的暖热气流与来自极地冷气流在此相遇,气体辐合上升,在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即副极地低气压带。用心爱心专心-2-三、地势对气温和气压的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雄居中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由于地势高、海拔高,使得高原上空气稀薄,气温也低,高寒缺氧。近地面由于空气密度小,而气压低。我们知道由于沸点与气压之间成正比,在高原上煮鸡蛋即使达到了沸点,鸡蛋也不熟。气温低、气压也低,我们称之为“冷低压”。所以平原地区的人们初到高原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高原反应。例1:下图为某地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读图回答:下列关于P、Q、M、N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热力环流方向是:M→P→N→QB.N、Q表示高空C.P点近地面受热,M点近地面冷却D.P、N表示近地面解析:本题设计较为新颖,以雷达图的判读为切入点,考查对热力环流的理解,以及雷达图与直观图的相互转化。解答此题可按如下步骤:①在雷达图中读取四点的值P>M>Q>N;②将平面图转化为熟悉的直观立体图;③运用热力环流知识进分析解题。具体思维过程:根据所读取的气压值,判断气压大小关系,试绘热力环流简图(图3),并进行验证修改,热力环流方向的判断准确与否是解决后面题目的关键。这里要注意两点:①同一水平面上,气体辐散气压要降低,气体辐合气压升高;②不同高度的气压,离地面越近,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高。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