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xx工程为xx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商住楼工程,位于xx市xx大道21#,由主楼(A、B两栋)、裙楼和地下室组成。本工程总用地面积7456.91m2,总建筑面积为20378.19m2。A栋地上11层(含顶层跃层),B栋地下1层,地上15层(含顶层跃层),主体均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均为桩基础;裙楼地下1层,地上3层,主体为现浇框架结构,基础为桩基础。其中B栋和商场的负一层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人防工程,层高4.7m;A栋、B栋和裙楼的一~三层组成商场,层高由±0.000开始分别为:5.7m、4.8m、4.8m;A栋、B栋的四层及四层以上为住宅,标准层层高为3.0m,A栋檐高42m,建筑总高度45m,B栋檐高51m,建筑总高度54m。商场檐高15.250m,建筑总高度18.250m。二、测量准备2.1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测设前需要下列图纸: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2.2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2.3制定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2.4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DSZ3水准仪检测项目是:圆水准器轴L′L′∥竖轴VV;十字丝的中丝⊥竖轴VV;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保证i≯20″。电子经纬仪的检测项目是:水准管轴LL⊥竖轴VV,应保证气泡偏离零点≯半格;十字丝的竖丝⊥横轴HH;视准轴CC⊥横轴HH;横轴HH⊥竖轴VV。2.5准备好测量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例如:50m钢卷尺一把、5m钢卷尺3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1桶(带稀料)、毛笔5支、红蓝铅笔一把、15mm水泥钉1盒、50mm水泥钉1盒、铁锹1把、木桩若干。三、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3.1建筑物的定位本工程中规划测量部门已将建筑控制点施测完毕,所以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拟建建筑物坐标,本工程的定位可以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具体的施测过程参见附图一、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测量精度要求如下:距离测量角度测量测量方法精度要求测量方法精度要求一般方法,往、返测量取平均值。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0一般方法,盘左、盘右分中定点。测角中误差<10″3.2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布设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在1轴、16轴、29轴、A轴、F轴布设A座和B座的轴线控制点,确定在2/B-0A轴、B-A轴、B-E轴、1/B-01轴、B-5轴布设商场部分的轴线控制点,这样可以使各轴线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便于检查和复核。具体施测方法如下:1)分别致仪器于控1(控2),后视控2(控1),作出F轴上的轴线控制点a2(a1),再分别转90°定出1轴和29轴上的轴线控制点b1、b2(C1、C2),因为C2距离比较长需要控3和控4两点协助完成。致仪器于控4后视控3做临时点C′,由控2和C′得出C2点。此处要致仪器于控2后视C2,转90°看a1(或控1)以此来复核C2。2)利用控3、控4和控6,施放d1、d2、e1、e2及两个临时点e′和f′。致仪器于控3后视控6,作出A轴上的两个控制点d1和d2;旋转角度得出B-E轴上的e1、e2及临时点e′,用控4复核,然后再作出B-4轴上的临时点f′。3)致仪器于临时点f′,后视控3得出2/B-0A轴的轴线控制点f1、f2,并作出临时g′和h′。4)致仪器于g′和h′,分别后视e′和a2得出1/B-01轴和B-5轴上的轴线控制点g1、g2和h1。5)B-A轴和16轴上的轴线控制点由相应轴线施放。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及相对应尺寸关系见附图二、轴线控制桩布设示意图。轴线控制桩的埋设方法示意如下:四、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本工程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引测依据为业主和测绘部门指定的控制点,我方将采用指定控制点向施工现场内引测施工水准点(±0.000的标高)。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及观测的方便,在现场内布设四个施工水准点。水准点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大致在10~20m左右,可与建筑物某些轴线控制点在同一位置设置并进行保护,初步定出四个水准点分别是a1、a2、f1、f2,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6n0.5(n为测站数)或±20L0.5(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五、±0.000以下施工测量5.1平面放样测量5.1.1基坑开挖线和孔桩线放样。对于B座和商场基坑开挖部分,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外墙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坑边线和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指导开挖。对于A座人工挖孔桩部分,由于现场为水泥硬化面,可根据轴线控制网放出其他轴线并在孔桩位置弹出墨线以确定桩位。对于基坑下孔桩定位,待基坑周围护坡和基坑底部清理完毕后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进行投测,桩中心定木桩以示桩位。人工挖孔桩现浇混凝土护壁桩位允许偏差见下表: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501505.1.2基础轴线投测。待孔桩浇筑完毕后,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利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网进行地下室基础部分轴线的投测。将仪器架设在控制桩位上,把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经检查无误,然后以控制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尺寸线。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L(B)>90±20注: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20.5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5.2±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5.2.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地面标高控制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5.2.2±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即水平桩(又称腰桩)必须正确投测,腰桩的距离一般从角点开始每隔3~5m测设一个,比基坑底设计标高高出0.3~0.5m,并相互校核,较差控制在±3mm既为满足要求。5.2.3基础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在结构立面抄测结构1m线。5.2.4基坑标高传递示意如下图所示:六、±0.000以上施工测量6.1±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测量A座和B座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铅垂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商场轴线的投测采用吊垂球的方法即可满足要求。根据首层以上各楼层的平面图以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选定所需要的内控点布设方法。采用内控点进行测量的准备工作和原理如下:6.1.1首层底板浇筑时,在需要设置内控点的位置埋设150×150×4mm厚的铁件,为内控点作准备,内控点布置参见附图三、建筑物首层内控点布设示意图。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控制桩把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检核,允许偏差不得低于建筑物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要求。6.1.2用钢锯在铁件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并做施工期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传递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6.1.3在±0.000以上各楼层楼面板施工的过程中,在内控点区域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cm×15c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6.1.4首层各内控点的1.0m²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楼层激光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6.2±0.000以上楼层的轴线具体投测方法6.2.1内控点传递:本工程采用激光铅垂仪配合经纬仪进行竖向轴线传递。将激光铅垂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接收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铅垂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光束,直至接收靶接收到的光斑最小、最亮。慢慢旋转铅垂仪,每转90°停下来观察光斑的变化,最后接收靶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2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受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满足如下要求:项目允许偏差(mm)每层3总高H(m)H≤30530<H≤601060<H≤90156.2.2施工层轴线放样:利用经纬仪和50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轴线矩形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作为该施工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放出其他各条轴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标识。施工层测量放线允许偏差如下:项目允许偏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L(m)L≤30±530<L≤60±1060<L≤90±15L>90±2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6.2.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样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6.3±0.000以上各楼层高程控制测量6.3.1首层标高基准点联测。由于地下部分在结构上承受荷载后,会有沉降的因素,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首层标高的+1.000m线由现场引测的水准点在两个楼体上(主楼和裙楼)分别抄测标高控制点,作为地上部分高程传递的依据,避免两楼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对标高的影响。6.3.2楼层高程传递方法。如下图所示:利用水准仪、塔尺和50m钢尺,依次将标高由激光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公式<1>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H2=H1+b1+a2-a1-b2…………………………公式<1>式中: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a2——S2水准仪在钢尺读数;b1——S1水准仪在塔尺读数;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6.3.3标高的竖向传递要求。应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且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引测。标高的竖向传递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每层±3总高H(m)H≤30±530<H≤60±1060<H≤90±15七、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根据规范规定,对于20层以上或造型复杂的14层以上的建筑物,应进行沉降观测,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的有关规定。故根据本工程特点,B座应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7.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确定在B座的F×17、F×23、F×29、A×17、A×23、A×29的各轴线交点的混凝土柱上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点的埋设形式如下图所示:7.2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7.2.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地下室封顶后观测一次,以上部分每增加3层观测一次。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个月观测一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长时间连续降雨、基础四周大量积水等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入逐日观测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7.2.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7.2.3观测方法。对于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应采用DS1精密水准仪用Ⅱ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观测,其误差不应超过±1n0.5(n为测战数),或±4L0.5(L为公里数)。为了保证观测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50m,前后视距离要尽量相等,可用皮尺丈量。观测时先后视水准点,再依次前视各观测点,最后应再次后视水准点,前后两个后视读数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