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心理学基础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心理与行为的科学。包括人也包括动物心理和行为,但以人的心理行为为主。2.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方面。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方面。3.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心理物理学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被人誉为“心理学之父”。5.流派:(1)冯特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最著名是铁钦纳。(2)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论文,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华生主张把心理看做一个黑箱,不管黑箱里装了什么,只要对受刺激影响的反应行为做出观察就可以。因此心理学应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S-R)公式来表示。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3)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4)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5)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的,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6.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描述:心理学首要任务是对研究对象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出客观准确描述,即心理与行为“是什么”。描述是进行更深入研究必要前提。解释:该任务功能是回答“为什么”问题,即进行某种心理与行为事件为什么发生,其发生原因或机制是什么。预测:是对一个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控制:意味着通过一定手段方法使心理与行为事件发生或不发生,即引发那些希望发生事件,控制那些不希望发生事件。多数心理学家把控制作为最高目标。7.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光绪年间由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8.√高教心理学定义:研究高教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9.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具有顺序性系统变化。系统变化指发展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而是系统有组织的。10.心理发展不但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11.心理发展内容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方面。认知发展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最主要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12.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他认为心理发展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真正原因。构成发展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13.人一生发展历程分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出生到二三岁)、儿童期(二三岁到十一二岁)、青少年期(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我国为(十一二到十七八)、成年期。整个青少年期分为①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相当于初中阶段②青少年中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③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相当于大学阶段。14.(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针对儿童):个体认知发展可分为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岁);具体运算阶段(6~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2)佩里认知发展三段论(针对大学生):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佩里将大学生思维发展划分为三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①二元论阶段大学生以对与错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看法是非此即彼。②相对性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观点;根据不同的、变化着情境对问题做出判断;不再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真理,而是通过权衡,对不同观点和理论进行比较进而找到解释现实有效理论。③约定性阶段,个体不仅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且分析事物时具自己立场和观点,即能确定“这对于我是正确的”。15.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1)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同时,辩证逻辑思维渐趋向成熟和完善;(2)在常规性思维发展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组成: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16.歌德曼总结青少年友谊关系六大发展功能:①陪伴。青少年朋友间有很多相似处,有更多相处时间,愿意协作活动②放松③工具性支持。朋友处获得资源④自我意向支持。朋友鼓励⑤社会比较⑥亲密。17.气质说起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李逵)、多血质(燕青)、黏液质(林冲)、抑郁质(林黛玉)。18.气质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有积极方面,有消极方面。19.性格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好坏之分。21.性格与其他个性品质是不同的,它是由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形成的反应个性品质属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具有核心意义的特征是受一个人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的调控形成的。22.大学生性格类型差异:外倾型明显多于内倾型;独立型多于顺从型;在各种社会价值类型中,经济型对大学生有加大的吸引力;在双向性格因素中,中间型大学生占绝大多数。23.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学生应具备能力:自学、表达、操作、适应、创造能力。24.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主要包括智力的三个亚理论: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获得成分)。智力情境亚理论阐述智力与环境关系。智力经验亚理论讨论个体对任务或情境的经验水平与他们的智力行为之间关系。智力成分亚理论是最重要部分,他解释了智力活动内部成分结构。25.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常用智商(IQ)表示智力高低。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引进智商概念。智商公式表示: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26.韦克斯勒提出离差智商,采用年龄组平均分和标准差确定智商值,其计算公式为IQ=100+15(X—x)/s。27.大学生能力差异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28.据不同标准,把能力划分为不同类型: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划分;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划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划分。29.大学生能力差异教育含义:①针对大学生能力类型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能力;②针对大学生能力水平差异,教学方法上要因人施教。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个人化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30.学习风格定义: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总和。31.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环境类要素,情境性要素,社会性要素,生理性要素。学习风格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方面。32.在我国,倾向于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学习风格进行划分。知觉风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倾向于以内在参照物而不是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即能以自己独立标准觉察、判断事物;场依存型较多的依赖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或难以摆脱环境因素影响,不能从复杂情境中区分事物的基本要素或组成部分。33.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命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根据学习者在控制源上差异,一般分为: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34.焦虑是个体在一定压力情境中所产生的包含担忧、紧张、恐惧等成分的复合型情绪。35.按焦虑水平,把学习者分为高焦虑者、中度焦虑者和低焦虑者。中等水平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焦虑对学习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已有能力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随着学习水平的逐步提高,焦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会日益失去其消极作用。36.过敏性焦虑不是因客观情境对自尊心构成威胁引起的,而是由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自尊心伤害程度越高,过敏性焦虑水平越高。37,教师社会心理角色定位,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37.教师角色形成一般经历: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①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实际认识和与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②角色认同是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行为。③角色信念指教师角色中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38.,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师的人格素质特征;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教师的威信,信念和责任感,教师职业的教学效能感)38.教师成长与发展最高目标:专家型教师,三个特征:①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②能高效率的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③创造性洞察力。39.定义: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一般来说,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①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②学习不是本能行为,而是后天习得性行为;③任何水平的学习都能够引起适应性行为变化(任何学习都是有用的);④不能把个体的所有变化都看作学习(学习可以引起变化,变化不都是由学习引起的)。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人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活动而积累经验,进而产生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过程。40.冯忠良把学习划分三种类型:①知识的学习,主要指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②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41.加涅学习分类:加涅1965年出版《学习的条件》,根据学习情景、水平,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为八种类型: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学习e、辨别学习f、概念学习g;原理(或规则)学习h、解决问题学习。4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认知目标包括知道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目标包括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性格化;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定向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等。43.奥苏伯尔对学习的分类:根据学习进行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言语学习。44.大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自学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尤其到高年级,自学成为主要学习方式。②学习过程的阶段性。三阶段:a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阶段b专业课c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论文阶段;③学习内容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争议性、高层次性上;④学习组织的主体性。45.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是联结理论创始人,1896年在哈佛大学开始用小鸡做实验,被认为是动物心理学实验创始人之一。其理论的主要观点是:①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②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实现的;③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按照一定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桑代克提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三个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效果律。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两大主要定律。45.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46.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组合过程概括了四个子过程基本成分:a、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者活动的探索和知觉;b、保持过程,使学习者瞬间的经验转换成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形象;c、再造过程,以内部形象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新的反应模式;d、动机过程,决定哪一种经由观察学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47.布鲁纳的认为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48.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文字所代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