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模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通过粒子散射实验A.发现了电子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14.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分别沿半径方向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合成一束复色光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C.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较大D.若用B光照射某种金属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用A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15.如图所示,甲图为一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a、b、c、d是这列波上的四个质点。则乙图是哪个质点的振动图像?A.aB.bC.cD.d16.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1,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接一个R=10Ω的电阻,则A.电阻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502VB.电阻R中电流的频率为0.25HzC.1分钟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1.5×10-3J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50W17.如图所示,直线MN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是一带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到b的运动轨迹,轨迹为一抛物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线MN的方向一定是由N指向MB.带电粒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一定逐渐减小C.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18.如图所示,单匝闭合金属线圈的面积为S,电阻为R,垂直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从某时刻起(记为t=0时刻)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发生变化,但方向不变。在0t1这段时间内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0BktB(k为一个正的常数)。在0t1这段时间内,线圈中感应电流A.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大小为kSRxyOa甲bcdty0乙MNab××××××××××××B0ABPOu/V0t/×10-2s12345610021002.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大小为kSRC.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大小为101()ktBSRtD.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大小为101()ktBSRt19.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cb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bcaaa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bcvvvD.周期关系为acbTTT20.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分别与A、B相连接,两弹簧的原长相同,与A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与B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B一起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撤去这个力后A.A受到的合力总等于弹簧对B的弹力B.A受到的合力总大于弹簧对B的弹力C.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相同D.A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abcAB.(18分)(1)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刻度是1mm,游标尺上有20个等分刻度,则游标尺上每一分度与主尺上的最小刻度相差____________mm。用这个游标卡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mm。(2)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1Ω;电压表(量程03V,内阻3KΩ),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1.0Ω),滑动变阻器有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和R2(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0.1A)各一只。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___。(选填“R1”或“R2”)②根据图甲在实物图乙中连线使之为实验电路。③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的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_Ω。U/VI/A00.20.40.60.81.81.61.41.21.00.8RVSEr甲乙A+-V+-A丙123cm01020(3)①如下图所示为气垫导轨。导轨上的两滑块质量相等,两滑块上的挡光片宽度相同。现将气垫导轨水平放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实验中用滑块甲撞击静止在导轨上的滑块乙,碰撞前滑块乙处于静止状态。第一次在两滑块碰撞端安上弹簧片,第二次在两滑块碰撞端粘上橡皮泥。两次实验时滑块甲碰前通过光电门计时装置记录的挡光片的挡光时间相等,碰后滑块乙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过光电门计时装置记录的挡光片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两次碰撞均遵守动量守恒定律,请你判断t1、t2的关系应为t1______t2(选填“>”、“<”或“=”)。②大小相等的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均已知,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和器材能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吗?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如果你选填的是“能”,那么你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如果你选填的是“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6分)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物体在与地面成θ=37º角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起开始运动,运动0.20s后撤去F,又经过0.40s物体刚好停下。(sin37º=0.60)求:(1)撤去F后物体加速度的大小;(2)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3)力F的大小。23.(18分)现代技术中,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将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为电学量。如图所示的装置就是一种测压强的传感器。图中A、B为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它们构成一个电容器,其中A板被导轨挡光片滑块甲光电门光电门挡光片滑块乙重锤θFABCDS固定,两金属板的正对面积为S,金属板间空气的介电常数为,静电力常量为k。C、D是两根完全一样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为k0。两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金属板B上的绝缘杆相连。传感器未工作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0。(1)现将两金属板与直流电源相连对电容器进行充电,充至电容器两极间电压为U后与电源断开。由于两金属板带电导致的两板间距的变化忽略不计,求电容器所带电荷量;(2)若仅已知k0、d0、S,对极板B的右侧施加一均匀向左的待测压强P,甲同学说:可以通过测量施加压强前后两极板间的电压U0、U′对压强进行测量;乙同学说:可以通过测量施加压强前后电容器的带电量Q0、Q′对压强进行测量。a.你选择上述哪种方法,指出这种方法中开关所处的状态,并简要说明理由。b.根据你选择的方法,通过推导写出压强的表达式。24.(20分)如图所示为一种获得高能粒子的装置。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大小可调的匀强磁场。M、N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极板,每当带电粒子经过M、N板时,都会被加速,加速电压均为U;每当粒子飞离电场后,M、N板间的电势差立即变为零。粒子在电场中一次次被加速,动能不断增大,而绕行半径R不变(M、N两极板间的距离远小于R)。当t=0时,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静止在M板小孔处,(1)求粒子绕行n圈回到M板时的动能En;(2)为使粒子始终保持在圆轨道上运动,磁场必须周期性递增,求粒子绕行第n圈时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求粒子绕行n圈所需总时间tn。MNORB.(18分)(1)0.052分13.802分(2)①R12分②答案见下图,正确得2分③1.472分0.932分(3)①2分②能;刻度尺不能;缺少刻度尺4分22.(16分)解:(1)撤去F后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ma0Nmg又因为fN所以5.0agm/s24分(2)设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为v,因为0vat所以2.0vm/s6分(3)物体受恒力F作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设物体在F作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则'10'vatm/s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A+-V+-NmgfFmgN′f′又因为''fN所以54.5FN6分23.(18分)解:(1)因为电容器的电容QCU04SCkd所以04SUQkd6分(2)a.若采用甲同学的方法,将开关S断开,使极板上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即可找到两极板间电压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由题意可知:004SCkd00QCU'4'SCkd11QCU002(')Fkdd解得:002'(1)kdFUPSSU12分a.若采用乙同学的方法,将开关S闭合,使两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即可找到电容器所带电荷量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由题意可知:004SCkd00QCU'4'SCkd11QCU002(')Fkdd解得:002(1)'kdFQPSSQ12分24.(20分)解:(1)粒子绕行一圈动能的增量为qU,绕行n圈所获得的总动能nEnqU4分(2)因为212nnqUmv2nnnvqBvmR得12nnmUBRq8分(3)粒子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每一圈所用时间为2Rv,由于每一圈速度不同,所以每一圈所需时间也不同第一圈:2112qUmv12qUvm第二圈:22122qUmv222qUvm……第n圈的速度2nnqUvm故绕行n圈所需总时间12ntttt12222nRRRvvv+1112(1)223mRqUn+8分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