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简介】001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教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两棵树”装置第一棵树:收集各种国家和文字的各种书籍,把每本书籍沿着书页的一边切割成树桩的外轮廓。保留书脊装订的一边不加切割。这样,这些书籍一本本沿着垂直方向摞起来以后,成为一棵树。第二棵树:把一棵树木的各段木料,用木材削皮机切削为木皮,(木皮厚度0.5毫米)。将旋切下来的木皮剪裁、装订成许多本书籍。两种书和两种阅读:全世界以各种语言和文字所进行的写作活动,知识的生产最终累积成为一棵树。无数的书,来自同一棵树。同样,一棵树也可以作为很多本书来阅读。写满年轮和木材的疤痕的书,未必没有写满文字的书深奥。002徐坦1957年生于武汉,现生活于广州。在九十年代,他是实验艺术工作小组“大尾象”成员,时至今日,徐坦还是保持着他“漫游者”的生活方式。他敏感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化,不停地追问当代艺术的边界何在。他的工作方式更像是一个思想者而非仅仅是视觉层面的艺术家,他的一些作品在产生的当时尚无法定义,而在今天更显其存在的意义。其作品曾参加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柏林双年展,广东三年展等国际大展。“暂停与持续”综合材料青岛中瑞公司是一家瑞典在华的外资企业,生产如机场、超市手推车、酒店及其他盛物和搬运的车和框,这个结构由这个公司废弃的,不合格的产品(wrongproducts)搭建。在这个结构里将展示访谈的录像,访谈包括制作设计竹结构pavilion建筑师和其他建筑师艺术家,在两个空间里展示录像。有可能谈到的问题:关于持续性发展;全球化环境下,中国或者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加工厂,发展对当地环境的的影响;全球加工厂发展对于中国及当地社会人群意识的影响;对于美学持续发展的看法;对于发展的看法,对于创造性的看法。003刘广云1962生于济南1987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0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2001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德国美茵兹“地王”图片作品土地是自然的造化,由于人类的介入和划分使其产生了诸如,天下,疆领,这样的政治学含义。由此土地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象征。在土地并不属于私有的中国,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结构的调整这些人为社会活动使原本地球上的某一普通的位置在经济价值上成为一处牵动人们神经的土地神话。事实上,不断变迁的是地面上的人工景观,不断涨落的是被操纵的市场价值,不断更替的是使用这块土地的风流过客,而在自然界里它却永远仅仅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地理位置。004金江波1972年,生于中国浙江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1997年-1998年日本东京株式会社Celsys,研修多媒体设计管理200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2-2007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艺术中心数码影像艺术工作室200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博士生2008年获第四届连州国际摄影节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现生活、工作于中国北京、上海。“风光无限好”录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都市形象深入人心。世博会召开之际,这个巨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妆点着人造绿化景观,以实际行动来佐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无比响亮的口号。今天的中国除了无数次的刷新世界发展的速度记录之外,他总能不断提供给我们崭新的视觉奇观来更新我们的视觉经验与文化记忆。这些公共领域内“滥用”的人造景观,已成为我们城市生活“颂歌”的摆设,可以很明确地给它们定义为:自恋的、自我矫饰的、聊胜于无的政治时尚物体,它们意味着新的公共政治文化权力的彰显。当精神与公共文化信仰的诉求明显滞后于政治权力需要的此时。是否可以叩心自问,该是更新公共文化的方向时候了?005姚璐1967,年生于北京1987-1991,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1991-1998,《中国国土资源报》编辑、记者1998-2000,中央美术学院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联合举办摄影艺术研究生班,获昆士兰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硕士学位2000-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工作室,副教授摄影拼贴006林一林1964年,生于中国广州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91年,组建“大尾象工作组”现生活,工作在纽约和北京。“更新”和“中国”录像投影寻觅一个名叫“更新”的老年人和一个名叫“中国”的小童,拍一部录像,画面是“更新”抱着“中国”并叙说他的人生经历。007阴佳1958年出生于上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针筒”装置针筒作为医学的符号——其注入的功能是为了治病救人。但在当代中国,针筒已演变为不择手段制造伪劣产品、危及人们生命、重度污染环境的造假符号,与原所具功能本意背道而驰。本方案的主题以针筒作为形象要素,于再造的语境中将其语义转换,以期引导观者思索当代中国发展中诸多涉及自身生活的问题。008韩涛1974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9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院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并任教于附中2006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院建筑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候选人。北京ThanLab工作室主持建筑师。ThanLab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以多重身份展开建筑教育/城市研究/建筑实践/艺术创作等多向度工作,Than取关联比较之涵义,暗示了在中国当下复杂语境中文化姿态/设计立场/工作方式之间的多重交互。“浮皂•浮躁”雕塑半透明皂基的密度约为1.6.,将其加热熔解置入不同比例气泡,重新凝固后塑形为大小不一的晶状皂体,控制平均密度小于1.0,使其漂浮于公共洗手池比例的静水池之中,形成水上冰山之意象,我将其命名为“浮皂”。这些浮皂的密度差别使得在水中的漂浮比例深浅变化,并因为溶解过程逐渐消失,水完全蒸发后,这些浮皂将最终还原为肥皂附着在水池壁面上,重新转化为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这个变化的过程隐喻了类似“肥皂剧”一样的都市消费文化,城市急速发展催生的泡沫隐匿在唯美意象的冰山之中,起起伏伏,朦胧隐现,但是,看得见的相对整体比例永远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我将这种由城市欲望催生出来的气息称之为“浮躁”。009刘珩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博士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设计硕士香港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创建人“困”互动装置010袁烽博士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时代建筑》专栏编辑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倒置喜玛拉雅”装置本作品运用参数化设计手段,通过对喜马拉雅山在形态地理学上的切片式解读与重构试图唤起的是一种对自然与生态的反思。喜马拉雅作为自然景象的一种符号化的概括,它既是独立个体与同时又是精神雕塑。反转与倒置的处理使得展品具有了一种双重性格,一方面它仍然可以读取出喜马拉雅的外廓与其符号属性,另一方面对这样一种倒置后的喜马拉雅的仰视又使得对作品的解读带有了一种超现实的色彩。作品试图打造出一种虚幻与现实交融的景象。透明切片的处理带来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作品被限定在有限的尺度之内,但其外观及彩色的影线却可随着视角和光线的不同而变化。在这一重虚幻影像的背后,严格的建造结构控制也在上演:不同曲线所控制的各种条板,彼此以接口进行咬合,不差毫厘的工业曲线放样以及切口位置的确定,让每一个观者反思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意义。011陈旭东陈旭东毕业于同济大学和柏林工大建筑系,曾在包括任职于瑞士赫尔佐格德梅隆等多家欧洲建筑事务所任职,为德默营造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和合伙人,并曾在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大学讲学,是最近出版并广获好评的《二手摩登》一书的作者。“七蚀”装置“成石”概念源自于经典的正方形和理性的立方体的结合。正方形在东方的分体语言-七巧板,有无穷尽的变化组合方式;立方体是三维形体的代表,展现了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巨大优势;将正方形在平面二维无机的分割后,在竖向三维的方向进行渐变的层积生长,最终迭成七块形态各异的“不规则”的人造石,在正方形-七巧板-人造石-立方体的不同角色中转变。“蚀孔”在石生长的过程中,受到“风雨”等自然因素以及后天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部位或多或少的形成“蚀孔”,一方面增加了石的通透空灵,同时又减轻了石的重量。是由裝飾色紙含浸美耐皿樹脂,加上多層黑色或褐色牛皮紙含浸酚醛樹脂,層疊後,再用鋼板經由高溫(150°C)高壓(1430psi)的環境壓製而成,是可回收的低碳环保型人造材料。012祝晓峰1972年生于上海,1999年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1994年深圳大学建筑学学士,2004年在上海创办山水秀建筑事务所。祝晓峰的作品为国内外专业媒体广泛关注和刊载,其中包括Taschen,Phaidon,Domus,Area,时代建筑,IW,Perspective等。“纸杯窗帘”装置拿起一只用完的一次性纸杯,对着阳光或灯光看,可以欣赏到纸杯内外柔和的光晕。这件办公室里必备的日常消耗品实在是一种上佳的“滤光器”,每次随手扔掉,都会在心里“可惜”一下。同样是办公室,最常见的遮光器具就是百叶窗帘,而它上下伸缩的特性正和纸杯的叠摞方式不谋而合。于是,何不制作一幅“纸杯窗帘”?既免去这种一次性消耗品的回收成本,更将纸杯的光韵半透之美呈现出来。013徐甜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哈佛大学设计研究学院建筑城市设计硕士;入选纽约建筑实录评选的2009设计先锋,2008年英国AR建筑奖和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等。“过不去的桥”装置在平台上布置一片细直柱子,通过压力在每个柱子顶端喷射细水雾,在柱子顶端连成一片云雾,形成顶棚,遮挡阳光,降低温度,净化空气。自然围合的管路限定了一个空间平台,地面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起伏草坪遮盖设备同时形成休憩的绿洲。喷射的水雾还可以浇灌维护草坪。建筑反映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影响自然改变自然,建筑的形态和具体功能也在发生变化。通过现有的技术处理,水雾既是自然元素,又是气候存在特征,又可以形成一种建筑形式。希望通过WeatherPavilion反思我们的建筑手段和建筑目的。014张轲1970年生。1996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硕士,1998年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及产品设计。1999年于纽约参与创办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2001年回国将事务所工作重点放在国内。“旅行带和地下城”装置015InaWebber伊娜·韦伯于1964年生于德国迪茨。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哈利·克拉莫和马丁·基彭博格的班中学习美术。现居于柏林。在过去的十六年间,她在德国和欧洲广泛地举办展览,最近她参加的合作展览有小雕塑三年展,费尔巴赫2010以及卡尔斯鲁厄ZKM的若干活动。户外项目包括:2009年在科隆雕塑公园举办的“克隆雕塑5”及2007年的“观点乌珀塔尔”。为数众多的个人展览包括了纽伦堡艺术厅的展出(2007年)及伊策霍的文策尔—哈布里克博物馆的展出(2008年)。“收集垃圾”水彩画自行车是我在柏林的最重要的代步工具,从住处到工作室,去购物。我也一直用它来搬运创作材料和工具。往往从建材市场回来的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我在上海会饶有兴趣地观察拾荒人员运货。收集、堆放、折叠这些动作本身就有雕塑的品质,也是一种掌控重力的伟大尝试。社会结构也值得关注。我的活动半径开始逐步扩大,为了去更好地了解从收集到再使用这一过程是怎么运作的,在何处进行的,主人公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收集、分类到转卖经过多少次转手。消费品的剩余物处理后,进入交易链,最后转化为有价值的原材料。这里的垃圾回收科技含量不高,但是一个奇妙的人际间交流的过程,在城区互动生活中有意义的部分。在现代艺术中,垃圾被当作造型艺术的原材料,收集成了基本功。两者,垃圾加收集,同时成为艺术的重要主题。艺术创作的成果往往会遭到质疑:是外行还是天才的作品?是真才实学还是招摇撞骗?不名一文还是价值连城?是垃圾还是艺术品?艺术是一个难以定论的领域,它的价值充满矛盾。价值不是普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