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史1949—1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概述1、特征:处于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2、政治: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抗美援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②“一边倒”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3、经济:①1949~1952年:没收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海关主权,建立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国民经济恢复工作。②1953~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4、社会生活:取缔丑恶现象,颁布《婚姻法》,社会风气根本改变。5、文化:①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理论。毛泽东在各时期的军事、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统战等方面均有创见。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②文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④科技:中国科学院成立,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线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1949—1956年:新中国外交(阶段一)1949—1956年: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之一1950—1953年:参与抗美援朝1953—1956年:三大改造1953—1957年:一五计划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57年: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但中共领导人错误估计形势导致反右斗争扩大化政治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中共将成为执政党,新中国即将成立(2)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采用公元纪年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代会职权改北平为北京,定为首都;定五星红旗为国旗;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定为国歌)(3)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二、新中国诞生(开国大典)(1)背景:第一届人民政协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筹备建立新中国。(2)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3)筹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4)成立标志:开国大典(5)特点: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6)意义: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三、(温故知新)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武装起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国共第二次合作,领导开展全民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反对统治。认识: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各族儿女的支持。C、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逐渐形成了团结合作的亲密关系。四、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1)主要措施及其作用:①继续解放全国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大陆的全部解放,中国基本上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进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③开展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羸得了和平环境。④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⑤合理调整工商业。发挥了私营工商业有得于国计民生的作用。⑥加强对农业和矿业的领导。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生产的积极性。(2)结果: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并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五、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体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特色:人民当家作主4、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①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5、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②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③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历程:①1954年《宪法》确立②1957—1976年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文革遭破坏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完善,加强立法。2、基本特点:①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形式;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3、确立意义:奠定了政治建设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关系;昭示了权力属于人民4、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主权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②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提3③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的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⑤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七、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⑴、主要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⑵、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⑴确立: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⑵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⑶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⑷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⑸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⑹发展历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此时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而是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具备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行使全国人大职能,1956年,共产党提出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文革”期间,政协制度遭到破坏。1982年,共产党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共提出了各党派,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九、民族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背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的国情决定;民主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3)法律依据:《共同纲领》——产生;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4)基本内容: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5)发展历程: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自治区]其后,相继成立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最后一个自治区]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6)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民族团结;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民族平等;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经济性质:新民主主义经济(1949---1956年)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1)背景: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搜刮,长期战乱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十分贫困。(2)措施:首先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稳定市场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3)成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2年底【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4)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4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订时间:1953年2、内容: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二)“一五”计划(1953—1957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背景:国内: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经济基本好转;政权得到巩固;工业体系落后与世界水平;国际苏联的帮助及经验(2)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总路线是一五计划的依据,一五计划是实现总路线的步骤。(3)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5)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展开。(6)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重工业的水平是一国工业发展的标志;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我国还未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力量薄弱;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包围中。(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设)(1)背景:我国还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落后的农业国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即实现工业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2)对农业的改造:1953年开始,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采用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1955年底基本实现合作化。(3)对手工业的改造:采用与农业改造同样的步骤。(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3年中央确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方针。1955年底通过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5)意义:到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同时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存在的问题: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