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经济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09高三经济常识复习总结第一课第一节商品考点扫描:1、商品(含义、判断条件、)2、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含义:商品生产的含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哪个在前?▲3、商品的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a含义:b性质:反映人与自然关系,是自然属性、共有属性c作用:使用价值是商品需要交换的原因;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但能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2d表现形式:有用性、质量、新颖性、功能等注意:并非商品才有使用价值②价值a含义:b性质:反映人与人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特有属性、本质属性c作用:价值是商品能够交换的原因d表现形式:交换价值(货币产生前用等价物或者一般等价物表示;货币产生后用价格表示)注意:只有商品才讲价值;不是任何劳动的凝结都形成价值,只有凝结在商品中才形成价值③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对立性:两者不可以同时兼得统一性:两者相互影响(但不是相互决定关系)▲3、商品的价值量:3①含义、②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理解);④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注意:如出现某生产者、某企业、某厂家时是指个别时间、个别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出现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是是指社会生产率、社会必要时间,这会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注意几对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总量易错易混知识点(参考《5+3》)1.区分物品、劳动产品与商品(学会判断商品)2、区别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区别价值量与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3、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4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有价值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却不一定有价值。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需要交换的基础,价值是商品能够交换的原因③使用价值与价值量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④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但是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不一定变化,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影响;⑤买者、卖者不能同时拥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但都要考虑两因素。4、注意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正反比关系知识联系1、一般研究商品都要从考虑两个基本属性、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入手,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点是:价值规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5企业的形象与信誉---品牌意识---发展农业的要求---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的义---市场交易原则---消费者的权益等2、热点链接一般用在国家、企业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的权利、重视产品质量问题时;企业重视信誉、创品牌、自主创新、提高效益时第二节货币考点扫描1、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①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②▲含义与本质:6注意:理解货币与金银的关系(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石金银)区别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区别(参看“知识误区”)▲2、货币的职能:①五个职能:价值尺度(含义、原因、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与价格关系、要求)流通手段(含义、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不同-----买卖时空是否一致、要求)贮藏手段(含义、要求)、支付手段(含义)、世界货币(含义、作用、要求)②两个基本职能(原因)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①纸币含义、本质(注意区别纸币与货币的不同(参考知识误区);②对人民币的认识7③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通过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学会计算)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区别《5+3》)5、正确对待货币易错易混知识点(参看《5+3》)1、区别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产生时间不同、特征不同、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但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固定2、区别判断货币的五种职能3、纸币与货币的区别①含义不同、8②是否商品不同(货币特指金银,本身是商品;纸币是符号,不是商品)、③是否有价值不同(货币本身有价值;纸币本身没有价值)、④职能不同(货币具有五种职能;纸币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部分纸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⑤本质不同(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的本质是货币符号)4、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发行的数量、面值、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知识联系1、货币的理解与正确的金钱观2、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税收---银行货币政策、公民储蓄—消费与生产---出口9第三节价值规律考点扫描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①地位②基本内容:注意:等价交换意味着双方商品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等;然而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每一次交易中,而是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等。③表现形式:原因、理解(价格的波动总是围绕价值中心进行的;从长期看,价格总的来说是与价值吻合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作用(原因、启示)②刺激作用(原因、启示)③优胜劣汰(原因、启示)------三个作用总的归结为实现资源10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供求、价格、竞争机制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三要素。小结: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的决定作用、供求注意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影响的、货币本身价值、纸币发行量、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等,参看《5+3》)易错易混知识点《参看5+3》知识联系1、凡是出现“价格”字眼例如药品、房地产等价格的波动,对价格听证会、价格联盟的讨论等都会涉及“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原理;也要注意运用价格手段有效地调节供求,例如对水资源的调节等。2、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缺陷---企业面向市场提高效益途径(尤其是进行技术创11新、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创新)----产业发展---劳动者技能、素质的提高---市场交易原则---消费者的权益等---对外贸易的原则(平等互利)第二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考点扫描生产资料所有制度(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为什么-----①地位②作用(书P41)是什么-----①范围(含义)②关于国有经济:含义、地位、作用以及意义、怎样做(参看《5+3》)疑难清单)③关于集体经济:含义、地位、特点优点、形式④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含义(理解,参看5+3))、性质判断(书P74)、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参看12《5+3》)怎样做------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②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③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例如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等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①是什么:我国三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名称、内容②为什么:地位、作用③怎样做:国家---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制定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的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贯彻国家的法律、科学发展观、提高经营者素质等;完善法律法规,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等非公有制企业---依靠科技、依靠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切实维护职工利益;遵循国家政策、法13律等3、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原因(必然性):除了回答书本知识外,还要回答公有制的地位、表现;非公有制的地位、作用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地位、基本内容、意义;2、非按劳分配方式:七种形式(学会区分)、区分劳动收入以及非劳动收入(参看5+3)3、我国实行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原因:注意区分最终原因(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特别注意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什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参看5+3);社会14主义的本质、根本目标、根本任务等怎样做:根本途径---促进经济的发展,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看5+3);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就业;三农问题的解决;完善税收制度,发挥财政的调节作用;反对垄断等易错易混知识点(补充)1、关于所有制结构下列说法错误: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应该是“重要力量”);②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应该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③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应该是“主要实现15形式”)2、注意:①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③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但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地位是平等的,都平等地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入的行业与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3、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主体,是对所有行业所有部门总体而言的,不在同行业和部门、不同的地区可以有所不同164、不是在公有制条件下所有分配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5、股份制(不是“股份合作制”)要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不是“唯一形式”)实现形式,但不是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实现股份制,6、注意公有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地位区别及其理解7、区分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知识联系1、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任务、生产目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改革方向---国企的经营体制、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我国税17收的性质2、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任务、生产目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的分配制度、原则---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财政与税收第二节市场经济考点扫描1、资源与资源配置、2、市场(广义、狭义、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三要素价格、竞争、供求调节资源)3、市场经济:①含义(区别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参看5+3)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8平等性(含义、原因、表现);竞争性(含义、原因、作用、要求);法制性(含义、作用、要求);开放性(含义、原因、要求);这四个特征的关系③小结:市场经济的作用4、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什么----市场调节的缺陷与不足(宏观调控的原因):学会区分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参看5+3)是什么----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怎样做----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区分参看5+3)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都以市场为基础和主要手段调节资源配置;都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一般特征;也都具有缺陷性,都需要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19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②三个基本特征:基本标志(原因)根本目标----A、正确对待收入的差距(正视差距的存在;坚持分配制度、原则;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参考上面“效率与公平”知识点)B、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理解“先富”与“共富”:先富具有客观必然性;先富可以带动后富;共富是根本目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原因)易错易混知识点1、区别“市场经济”的几个一般特征;区分市场交易原则与一般特征、市场调节的缺陷2、学会区分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参看5+3)3、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区分参看5+3)4、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在市20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应该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不是一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知识联系1、市场经济理论(特征、弱点)是基本理论依据,凡是有关资源优化配置、生产、市场交易等行为都与之有关,它与价值规律、宏观调控、企业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