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化学实验知识补救一、一些物质的燃烧及火焰颜色(一)燃烧的一般条件1.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2.有强氧化剂如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等存在3.(爆炸物一般自身具备氧化性条件,如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火药等,只要达到温度条件,可以在封闭状态下急速燃烧而爆炸)(二)镁在哪些气体中可以燃烧?1.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镁在氯气中燃烧3.镁在氮气中燃烧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三)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很亮,有浓厚黑烟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四)焰色反应1.钠或钠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2.钾或钾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紫色(要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二、丰富多彩的颜色1.红色:Fe(SCN)3(红色溶液);Cu2O(红色固体);Fe2O3(红棕色固体);红磷(暗红色固体);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溴蒸气、NO2(红棕色);品红溶液(红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石蕊遇酸性溶液(红色);酚酞遇碱性溶液(红色)。2.紫色:石蕊在中性溶液中(紫色);Fe3+与苯酚反应产物(紫色);I2(有金属光泽紫黑色固体);KMnO4固体(紫黑色);MnO4—(紫红色溶液);固态O3(紫黑色);钾的焰色反应(紫色);I2蒸气、I2在非极性溶剂中(紫色)。3.橙色:溴水(橙色);K2Cr2O7溶液(橙色)4.黄色:AgI(黄色固体);AgBr(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固体);FeS2(黄色固体);Na2O2(淡黄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Au(金属光泽黄色固体);I2的水溶液(黄色);碘酒(黄褐色);久置的KI溶液(黄色,被氧化为I2);Na的焰色反应(黄色);TNT(淡黄色针状固体);工业浓盐酸(黄色,含有Fe3+);NaNO2(无色或浅黄色晶体);Fe3+的水溶液(黄色);硝基苯中溶有浓硝酸分解的NO2时(黄色);久置的浓硝酸(黄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浓硝酸粘到皮肤上(天然蛋白质显黄色)。5.绿色:Cu2(OH)2CO3(绿色固体);Fe2+的水溶液(浅绿色);FeSO4·7H2O(绿矾);K2MnO4(绿色);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CuCl2的浓溶液(蓝绿色);7.棕色:FeCl3固体(棕黄色);CuCl2固体(棕色)6.蓝色: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蓝色);石蕊遇碱性溶液(蓝色);硫、氢气、甲烷、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淀粉遇I2变蓝色;Co2O3(蓝色);O2(液态——淡蓝色);Cu(OH)2溶于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绛蓝色);O3(气态——淡蓝色;液态——深蓝色;固态——紫黑色)。7.黑色:FeO;Fe3O4;FeS;CuO;CuS;Cu2S;MnO2;C粉;Ag2S;Ag2O;PbS;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变黑;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8.白色:常见白色固体物质如下(呈白色或无色的固体、晶体很多):AgCl;Ag2CO3;Ag2SO4;Ag2SO3;BaSO4;BaSO3;BaCO3;Ba3(PO4)2;BaHPO4;CaO;Ca(OH)2;CaCO3;MgO;Mg(OH);MgCO3;Fe(OH)2;AgOH;PCl5;SO3;三溴苯酚;CuSO4;铵盐(白色固体或无色晶体);Fe(OH)2沉淀在空气中的现象:白色→(迅速)灰绿色→(最终)红褐色pH试纸:干燥时呈黄色;中性时呈淡绿色;酸性时呈红色,酸性越强,红色越深;碱性时呈蓝色,碱性越强,蓝色越深。红色石蕊试纸:红色(用于检验碱性物质)蓝色石蕊试纸:蓝色(用于检验酸性物质)淀粉试纸:白色(用于检验碘单质)KI—淀粉试纸:白色(用于检验氧化性物质)石蕊:pH<5时呈红色;pH介于5~8时呈紫色;pH>8时呈蓝色。酚酞:pH<8.2时呈无色;pH介于8.2~10时呈粉红色;pH>10时呈红色。甲基橙:pH<3.1时呈红色;pH介于3.1~4.4时呈橙色;pH>4.4时呈黄色。三、不宜长期暴露空气中的物质1.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H)]4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2.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3.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4.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四、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八点内容。1.注意加热方式: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⑴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等)水解实验(热水浴)”。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分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⑴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3、注意反应物的量: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4、注意冷却: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分馏实验”。⑵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溴苯的制取实验”。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5、注意除杂: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6、注意搅拌: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⑴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⑵石油蒸馏实验。8、注意尾气的处理: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⑵“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五、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由于用力过猛损坏仪器。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的容器中。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杯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品前进行)原则。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完毕后再点酒精灯)原则。六、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如: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2.测蒸汽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汽的温度。如: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中。如: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七、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那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他们是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八、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4.升华法:SiO2(I2)。5.萃取: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6.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出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