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复习教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古代诗歌鉴赏复习II题型归类及答题思路整理题型一:鉴赏评价诗歌的内容(一)分析诗歌的形象一、例: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二、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这首诗中某某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三、解答分析:诗歌的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鉴赏事物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四、答题步骤:①总说:概括说明诗歌塑造的形象特点。②简要说明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现的。分析时务必联系具体诗句。③指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在指出物象的象征意义时,请使用术语,如:托物言志。五、答题示例: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①)。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不已的爱国精神,以及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③)。六、真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2012年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2[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诗中刻画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忘我的诗人形象,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2年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答:孤舟,表面上写的是江中孤单的小舟,在诗中同时代指舟中之人;既是写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江西卷)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答:子规即杜鹃,子规的啼叫蕴含着感伤与哀愁,体现了诗人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落空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3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请分析作品中“小松”这一形象。答案:这首诗塑造了坚强不屈、怀有凌云之志的小松形象(步骤①)。小松初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刺”,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步骤②)。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出身寒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批评了对待人才问题上的世俗眼光(步骤③)。(二)分析诗歌的意境一、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简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二、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四、答题步骤:①总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务必抓住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术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作者思想感情。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例如只答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五、答题示例: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步骤①)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4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步骤②)。情景交融的表现了诗人孤独、凄凉的羁旅之愁(步骤③)。六、真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2011年安徽)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2012年湖南卷)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辟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辟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答:全诗描绘了戍边战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抒发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答题。(09年全国高考卷)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请简要叙述。5答案: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步骤①)。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步骤②)。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步骤③)。(三)理解赏析关键字词一、例: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好处。二、提问方式: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句中某字别的版本也有写作*的,你认为哪个更妙?为什么?三、解答分析:鉴赏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诗中,联系全诗的主旨、结合全诗的意境,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进行揣摩。四、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本身的意思,及其在此语境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人原句中描述景象。(如果该字用了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做简要分析)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五、答题示例:“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在此暗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步骤①):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人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春色依然,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步骤②)。用自然人事的对照,加深了“六朝如梦”的感慨(步骤③)。六、真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四川卷)子规①[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6【注】①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答:“空”是白白,徒劳的意思,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重庆卷)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答:“住”是停止之意,“江住”是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以江流被山阻止喻命运不畅,暗写自己的壮志难酬。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年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步骤①),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步骤②),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步骤③)。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答题。(08年全国卷)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7答案;“网”是“网住、留住”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步骤①),运用拟人手法(步骤②),表现了作者伤春的情绪。附:一、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tuò)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笋。木笔,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诗人一二联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答案:(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优美。(2)以动衬“幽”,“下鹭”,写出了水鸟飞翔、戏水的情态,衬托出在幽静环境中的自由自在。(3)以声衬“幽”,“鸣蛙”,写出了青蛙的鸣叫声,衬托出环境的幽静,有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感觉”。解答分析:当题目要求分类对关键字词进行分析时,请注意分类解析。一般分类的角度可为:从内容上分:自然环境、动物活动、人的生活;从感官上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从观察角度分:整体局部、远近高低、正面侧面。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四川卷)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蝉鸣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得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宣泄到极致。解答分析:当题目要求分析全诗是怎样表现关键字词时,答题步骤有两个:一、总说此诗的思想8情感。二、紧扣题目要求分别对每一联或每一句诗进行分析。(四)理解、赏析一句诗一、例: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行人临发又开封”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赏析这个细节描写所表现的诗人情感。二、提问方式:某句在诗中最具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提问变体:前人认为,某句在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三、解答分析:此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