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1949—1956)(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1.建国初的经济状况及原因:(1)状况(经济全面崩溃):工业停产、交通瘫痪、通货膨胀、生活困苦(2)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稳定物价,统一财经。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从而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二)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一五计划)1.时间:1953年到1957年底止。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一五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步骤。2.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由此开始起步。其特点是:同时并举。4.结果: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以钢铁、机械和化工增长得最快,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在东北建成了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开始改变我国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意义)。(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三大改造)1.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方式:农业——参加合作社;手工业——参加合作社;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3.意义:实质是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探索与失误(十年探索:1956—1966)一)正确探索1.中共八大(1956年)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共开始在实践中独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周边局势趋向缓和2)内容:分析国情——建设工业国的愿望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的需求与现实无法满足需要的矛盾。制定方针——主要任务: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总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前进。3).评价: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性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2.经济调整(1960——1965年)1)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2)经济调整:在农村:纠正“左”的错误,解散农村的大食堂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调整: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3)结果:1962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二)曲折失误——建设社会主义的三面红旗1.路线失误——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影响: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认识:总路线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改变了八大关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2.行动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表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地修改和提高计划指标;高指标带来的高估产。危害: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毛泽东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开始: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运动需要特点: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上强调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分配制度方面:“一平二调”--即片面强调平均,国家和集体的调用、统一管理使用。危害: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3)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3.失误原因:强国愿望过于迫切,对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忽视经济规律;实质是经济建设上“左”倾错误的发展。4.教训(启示):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要正确认识国情,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三)建设成就表现: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0%;建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建大庆、胜利、大港油田,1965年石油自给;电力工业增快;建兰新、包兰铁路;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素岛模范: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十年:1966—1976)1.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经济规章、政策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大批领导人被关押批斗;交通堵塞严重;周、邓的调整被一再打断3.教训:要正确处理国内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考点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背景:1)文革结束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二)内容:思想路线:①确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抛弃──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政治路线:③作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④确定──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组织路线:⑤拨乱反正──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等(三)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4)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考点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经济体制改革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前提、内容、目标、根本目的、实质)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内容: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②作用: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推广: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④配套改革: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改设村民委员会;⑤影响: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中国农村实现了历史性巨变,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历史原因——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分配:过于平均。现实原因——直接: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开始: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内容: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作用: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性,极大解放了生产力。4.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一.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处,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二.过程:1)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姓“社”,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基本框架确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4)理论完善: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5)基本建立: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6)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共十六大得到进一步完善。考点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对外开放(一).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基础: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原则:平等互利;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二)背景:①国际: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正常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②国内: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一)经济特区的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含义:(《系统集成·历史》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P86)2.我国的经济特区:1979年给予广东、福建部分地区以优惠政策;1980年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3.特点:4.意义: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背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创造了条件;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和回京后的谈话,坚定了党中央进一步开放的决心。2.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1992年):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92年)3.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1)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①概况:1988年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设立,至2002年,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②目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以带动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③特点:知识密集,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资金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