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总结精要(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精要一、地球专题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东西经-——东(西)经度的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反)。南北纬——北纬的度数向北增大东(西)半球——从20°W向东至160°E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方向—A在B的什么方向,分清出发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看经线的位置关系(经度差小于180°度)定东西4.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区时的计算: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地方时的计算:找出已知的经度与时间,经度差计算:采用同侧相减,两侧相加;时间差=经度差÷地球自转角速度15°/时或1°/4分;根据东早西晚来加或减时间差;注意考虑行程时间;;结果若小于0,则应加24小时,日期变为昨天。④地方时的判断方法: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00,其对面经线上的时间为0时。昼半球中点经线上的时间是12时,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指0度经线的地方时,太平洋标准时是指120W的地方时。⑤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加上1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有三处并不完全重合),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减去1天。注意今天与昨天范围的描述。6.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km/h;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大。7.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h=0°,昼半球h>0°,夜半球h<0°。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适用条件:①两地位于直射点的同一侧;②两地对称分布于直射点两侧)。8.昼夜长短计算:弧比法----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时;日出日落法---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纬度法----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值地区的夜长。9.太阳直射点的确定: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10.常见的正午太阳高度角(1)、极点:一天中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º到23.5º间变化。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11.太阳回归运动轨迹图12。黄赤交角的变化与五带13.地球公转轨迹图判断依据: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一致;地轴北轴倾向太阳—夏至日,夏至日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14.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天气、气候、空气质量、季节昼长。15.卫星发射中心的选择因素——纬度、气候、昼夜、人口。16.回收场的选择因素——地形、气候、河流、人口、交通。17.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圈在某一时刻重合,与纬线圈垂直相交;春秋分以外的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夹角为0度-23度26分之间,二至日时夹角达最大),与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而与其他纬线相交,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18.日出、日落的方位:①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②每年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夏半年)除发生极昼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发生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实没有落到地平面之下,只是落到一天中最低的位置);北极因终日太阳高度不变太阳始终位于正南,③每年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北半球冬半年)除发生极夜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④根据日出、日落的方位可以判断日出、日落的日影朝向。19.发生极昼地区日出时刻的太阳高度:发生极昼地区日出时刻的太阳高度并非都为0,只有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处日出时刻太阳是从地平线上升起的。两极发生极昼期间,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都不相同,但同一天太阳高度却始终保持不变。20..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的变化: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向始终朝北(北极除外);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朝向始终朝南(南极除外);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随季节变化而有南北之别。正午日影的长短可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进行计算,方法如下:设正午太阳高度为H,,物体高度为D,正午影长为L,则cotH=L/D,即L=DcotH21.河流两岸的侵蚀问题: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如果是弯曲的河道,还是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相对相对受沉积。港口建在河流凹岸23.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延伸:①一年中昼长(或夜长)最大差值△R随纬度增加而增加,南(北)极圈及其以南(以北)地区达最大值,为24小时。赤道地区△R为0小时;②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即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与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定值(46度52分)二、等高线地形图和等值线专题(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3.地形剖面图的读图方法:起点、终点、高点、低点的海拨高度,其次为坡度的变化。4.大于大值,小于小值5.等高线与地形状态:山脊——等高线向海拨低处突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突出处为高值区),山谷——等高线向海拨高处突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6.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差值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7.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8.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9.水库:⑴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以下: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坝高——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4.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5.坝长——工程量的大小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10.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11.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12.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13.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14.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15.地形相关分析: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④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16.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17.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18.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二)等温线和等温差线1.温度计算: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②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③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下100m,地温增加3℃。2、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①纬度: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②海陆分布:(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①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②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③季风④西风(3)、地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形类型--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

1 / 9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