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点突破考点一湿地的含义及生态功能基础梳理概念:是水位经常接近①或为②的土地范围:包括③、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④的浅海区及河流、湖泊、⑤、⑥等特点:⑦,属于⑧之间的过渡带湿地的含义及生态功能含义地表浅水覆盖沼泽6米水库稻田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陆地与水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⑨湿地具有提供水源、⑩、、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维持调蓄洪水:可调蓄、资水、沅江、澧水等河流的来水提供丰富的航运:如今,仍是洞庭湖区不可缺少的重要运输方式生态功能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涵养水源水中污染物质生物多样性长江及湘江农副产品水运旅游观光湿地的含义及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调节气候深化探究框图解析湿地资源的功能强化专练1.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保护湿地十分必要。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①青海湖②三峡水库③东海滩涂④日本海⑤尼罗河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2)湿地的功能和用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3)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的是()解析结合湿地概念和功能及洞庭湖围垦历史可得结论。答案(1)C(2)B(3)C考点二湿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基础梳理问题: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使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质量在逐渐,湿地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也明显降低洞庭湖萎缩的原因:严重,大规模湿地资源问题和保护湿地资源问题过度开发利用减少下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自然灾害的能力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洞庭湖萎缩带来的后果:大片湿地消亡,能力降低,灾害日趋严重,时有发生,日益增多保护湿地:我国在长江流域实施的治理措施有:、、、、以工代赈、移民建镇、、湿地资源问题和保护湿地资源问题调蓄洪水洪涝航道断航现象生态环境问题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加固干堤疏浚河道深化探究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它们迟早会被来自湖泊内外的沉积物所充满,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2)人为原因①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减少了湿地的面积;②大量引水灌溉和河道截流改向,使湖泊、沼泽水量减少,面积急剧缩小,甚至干涸;③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湿地面积减少,乃至消失;④使湖沼、沿海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沼、海岸生态系统退化。(3)中国湖泊急剧减少的原因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使湖泊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减;②湖泊面积缩减、水量减少使湖水矿化度增加,水质变劣。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如下表所示:类别主要表现人为原因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环境压力;②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③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④泥沙淤积严重;⑤环境污染;⑥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⑦引入物种的干扰;⑧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逐渐消失;②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强化专练2.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湖泊数量和湖水总面积季节变化图”。导致该地区湖泊数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A.人类大量围湖造田B.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C.人类大规模引湖水灌溉D.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解析冬季湖泊数量减少,是受降水减少、气温下降、冰雪无法融化,湖泊补给水剧减所造成的。答案B考向调研考向一湿地利用与保护【例1】(2008·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完成下列要求。(1)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解析(1)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应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因此在发展产业时,应严格限制所有对水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确保水源水质。具体说来必须关停也不能新建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并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及其他污染。(2)乙地针对水资源紧张的现状,要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必须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答案(1)严格限制所有对水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必须关停也不能新建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并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及其他污染)(2)节约用水:革新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其他区域寻找水源,)进行跨流域调水;研发新技术,加大海水淡化(量);收集雨水。规律总结湿地的内涵(1)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重要功能。(2)湿地是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淡水、半咸水水体,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预测1】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甲、乙两湖分别是()A.洞庭湖太湖B.太湖巢湖C.鄱阳湖太湖D.巢湖洞庭湖解析根据图中湖泊形状和附近的河流,可判断甲为洞庭湖,乙为太湖。A(2)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滨土地沙漠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解析洞庭湖对长江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面积越大,调节作用越强。D(3)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止湖水()A.富营养化B.毒素增加C.酸度增加D.碱度增加解析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人口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A考向二湿地形成与保护【例2】2005年我国新增9处国际重要湿地,其中4处在云南,分别是大山包、拉什海、纳帕海和碧塔海。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鹅。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1)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解析主要借助图中四处湿地的位置进行推理判断。A(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固定耕地、修筑梯田,解决粮食问题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解析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在生态系统中可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应保护好湿地,不应把湿地修筑成梯田。A【预测2】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目前已有121个国家加入《湿地公约》,我国被列入亚洲湿地名录的湿地约2300万公顷。读“我国某区域2000~2007年湿地的转化表”,完成(1)~(2)题。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单位:km2。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48海涂43-155-2027017627水库坑塘25657-33-2115694926水田76-793-105300(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解析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可以通过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然后根据增减的绝对值进行排序。B(2)与2000年相比,2007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解析通过上题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增多,水鸟的栖息地增加,生态环境有所改善。C对点训练题组一:湿地的生态功能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1~3题。1.拉鲁湿地所在的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①煤②石油③太阳能④水能⑤地热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2.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差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解析本题组以西藏拉鲁湿地为背景考查湿地的作用及合理的发展方向。第1题,青藏高原主要的能源资源是地热能、太阳能和水能。第2题,②项错误,湿地的作用是调节气候,减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冬季可以增加拉萨市的温度,夏季可以降低气温。第3题,建立蔬菜和瓜果生产基地,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不可取。答案1.D2.C3.D题组二:湿地遭破坏的原因下图是“世界的两处重要湿地”。读图回答4~6题。4.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①青海湖②咸海③洞庭湖④鄱阳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②5.造成两处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6.下列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其中的过程B.环境污染造成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C.围湖、围海造田,导致入流泥沙减少D.国家实施一系列的湿地保护政策解析第4、5题,先根据两图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的轮廓判定甲处湿地是咸海,乙处是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造成两处湿地都缩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在此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大规模引水灌溉导致进入甲湖的河水量减少,使其面积缩小。第6题,湿地减少的自然原因是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是,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如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等。国家实施保护湿地的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湿地,防止湿地消亡的加快,通过以上分析只有B项正确。答案4.B5.D6.B题组三:湿地的利用和保护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的圆明圆,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相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约350公顷,其中水域面占40%。目前,它是海淀区最后一块天然湿地,面积约1.3平方千米,据粗略统计,有水生草本植物36种,湿地草丛植物36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2种,鸟类38种,兽类1种。材料二圆明园防渗工程(即湖底铺设防渗膜)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国家环保总局的报告书称:圆明园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评价,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1)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2)从生态意义的角度分析圆明园防渗工程的得失。(3)圆明园当初属于湿地。支持方认为如今早已不是湿地了,请你由此分析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解析该题借助“圆明园”这一历史古建筑考查地理方面的内容,是地理高考中的一大特点。第(1)题,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第(2)题,圆明园防渗工程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但最终弊大于利。第(3)题,圆明园湿地现在退化,引发探究问题,联系我国实际分析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应是人为因素。答案(1)自然因素:华北平原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人为因素: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加之首都经济发达,工业生产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