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适用范围----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任课教师:苏秋慧课时:1一、教材分析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选用的教材是南京师大李艺教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及其与后续章节的联系,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综合采取了讲授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上了一堂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案例,学生反应强烈,兴趣浓厚,成功打响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第一炮。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特征。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都不是零起点,对于基础模块所涉及的各种常用软件比较熟悉,学生欠缺的是没有对各种软件进行归纳分类,还没有跳出“计算机”的概念范畴,把“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概念混为一谈。学生刚刚跨入高中,相互还不是很熟悉,而且现在的学生有个性,喜欢表现自己,这又是他们在高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发言和参与表现的机会,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内容很好的迁移和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个人的信息知识体系。四、所用的教学资源及环境(1)硬件资源:计算机、电子白板(2)软件资源:Powerpoint课件、教参、课程标准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小故事、感觉剥夺实验、图片等)五、教学策略讲授法为主与讨论法结合进行,问答导学。事例分析法,在信息特征部分的教学环节中,我准备了一些小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在你争我辩和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六、教学过程(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上的是什么课?是电脑课吗?是计算机课吗?同学们可能回答是,这时老师否定,‘不是电脑课,也不是计算机课’,那是什么课?在同学们的思考中,让学生拿出课本,看封面,请学生回答出是“信息技术”课。这时教师再问,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把信息技术课当作是计算机课,放在电脑室上呢?那这说起来是有些渊源的,要弄清这一点,我们得首先搞清楚什么是“信息”。(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师:信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找三位同学说一说生活当中有哪些信息。学生举例,教师做简单总结。然后教师显示图片,图一:糖葫芦,图二:一个人听音乐,图三:盲人摸象,图四:学校前些天举行趣味竞技赛照片。借此讲解信息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人的感官所接触到的事物都包含丰富的信息。然后给出信息的科学定义。目前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定义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讲解定义,然后用例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见PPT)1、请判断报纸和书是否信息。解答:报纸和书的内容才是信息2、许多人都看过《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名著。有人认为:处于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鲁宾逊,是接受不到任何信息的。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答案:错误)3、PPT给出一幅图片让同学观察。先让同学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给出的答案一定都不一样,这时得出:不同的人从同样的内容中获取的信息不一样。师:恩,看来同学们掌握的还是不错的,那我们接着来看一下信息的特征吧!信息的一般特征:(PPT)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那幅画,如果没有显示器我们能看到吗?要是画到纸上你们还能看到吗?这说明什么?信息的出现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给出信息的载体依附性。课本、U盘、CD等介绍载体的多种多样。(PPT)师:想一想有没有信息可以不依赖于载体而存在?有的学生会说有,师一一解答。最后大家发现信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师:路况导航及天气预报(图片)借助其讲解信息的时效性。再给出两幅图片,新华字典和肯德基优惠券,进一步讲解信息时效性长短不同。师:图书馆和新闻联播(图片)借此讲解信息的共享性。同时给同学补充小知识。师:一则故事:一条线等于一万美金,借此说明信息具有价值性。再给出另一个例子: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我们能够得出信息像空气和水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有的价值性容易发现有的不容易,但不代表没有。师:学过了信息的一般特征,我们再来看看信息的其他特征(PPT)好了,知道了信息的这么多特性,我们再来做一些小练习吧!(PPT)1、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这反映了信息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答案:DA.时效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依附性2、红灯停,绿灯行。这反映了信息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答案:时效性3、根据古诗词,填表(PPT)(根据时间,选做)(三)归纳总结好,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信息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希望大家从此对信息能有一个新理解。最后留一个小思考题: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信息充斥着我们,我们该怎么对待信息呢七、教学反思及自我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整体上基本上都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完成的,而且实践明显的比预想的要好,学生课上都很积极主动,图片的进入也极大的丰富了内容,我还发现课上找同学来说,其他同学都更愿意听,那些他们知道的,就让他们来说,那些他们不知道的,教师在来说,他们明显表现的更愿意听讲。同学对知识都是渴望的,在教师的眼里没有优劣的学生,只有学不学的学生,教师就是要让主动性差的学生也投入到学习中来,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快乐的。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适用范围----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任课教师:苏秋慧课时:1一、教材分析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趋势。2、过程与方法:掌握桌面虚拟现实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社会和生产实践在推动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又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2)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教学重点:历史上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及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信息及其特征,这对学习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很有好处,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四、所用的教学资源及环境(1)硬件资源:计算机、电子白板(2)软件资源:Powerpoint课件、收集相关教学资料、教参、课程标准五、教学策略讲授法为主与演示法结合进行,提问导学。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信息的特征有哪些谁还记得?学生回答,也许都记不得了,教师逐一提醒,使大家一起回忆。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PPT)。首先来看这样一个资料(PPT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这个资料讲了一个什么事情?找同学说一下生:一个手机救了128条生命师:好,这说明,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PPT给出定义)咱们来看一下。(二)以时间为主线,导学达标第一部分: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第二部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师:从古到今,历史上一共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咱们来看一下是哪些:(PPT)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PPT配图讲解,相互比较来讲解,易于学生记忆,穿插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⑴语言的使用它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⑵文字的创造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使信息的储存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⑶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⑷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突破了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限制。⑸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使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师: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并不意味着从古到今只有这五种信息的表达形式,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一些:古今信息技术的变迁(PPT图示)师:那么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第三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介绍DOS)1、虚拟现实(播放视频,展示桌面虚拟现实:网上上海世博会参观)2、语音技术(语音输入法)3、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小助手,瑞星小狮子等)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PPT图示讲解)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PPT图示,比较分析)第四部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展示漫画的形式,娱乐中学习。(三)归纳总结1.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2.不只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有新事物的产生。3.未来的趋势主要要靠大家去想象去实践。(四)实践环节自己动手去上海世博会体会一番。七、教学反思及自我评价回顾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节课的教学,我的反思有如下内容:1、这节课内容较多,时间较紧,前面课程的详略稍有变动都会影响后面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反应不同我予以了灵活处理。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很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同的班级反映出他们对这个趋势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备课要充分,每个环节要很了解,不然就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3、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还有就是对身边的事情也很感兴趣,选材的时候要先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第五次革命那里我觉得自己讲的还不是很好,还有进步的空间。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部分,我主要是介绍了合理上网,可能把范围给局限住了,但是使用漫画的形式展现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不但学生感兴趣自己也觉得很生动。只有自己喜欢这节课的设计,学生才有可能喜欢学,所以要把自己当成学生先来学习才能成其师。第二章信息获取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适用范围----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任课教师:苏秋慧课时: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所出版教材《信息基础基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计划用一节课时间完成。这是一节偏知识性的内容,所介绍的内容是一般性的信息获取及其优化。本节课教师力求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引用各种实例,启发学生关注信息获取活动,认识到信息获取活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并指导学生发散思维,体验信息获取无处不在,近而认识其重要性。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教学难点: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正确剖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已懂得信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也能较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一般特征,已能从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