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科综合选择题专项训练2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右图是地球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3题。1.在a、b、c、d四点中,最早沐浴到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的是()A.aB.bC.cD.d2.当北京时间4月19日12点时,b点的区时是()A.4月18日7点B.4月18日16点40分C.4月18日17点D.4月19日16点40分3.图中a点附近的岛位于()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尘、沙暴天气渐趋严重,发生次数日益增多,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可影响到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而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地区。据此回答4—5题。4.导致扬尘、沙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有()①全球气候不断增温,蒸发量变小,降水越来越少②蒙古西伯利亚高气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③北方开垦草原,扩大耕地,草场面积减少④北方过度放牧,采挖甘草、发菜,草原遭破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对扬尘、沙暴的影响范围起主要作用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气旋进入新千年后,世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OPEC”决定增产原油以平抑油价。据此回答9—10题。6.当前世界油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A.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和封锁B.石油输出国组织实施“限产保价”政策C.世界石油资源面临枯竭D.世界经济增长,石油供不应求7.下列问题,与燃油关系密切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海平面上升B.酸雨C.臭氧层空洞D.粉尘污染中国古代的绘画是对中国封建主义的最直接的反映。据此回答8—9题。8.宋朝张择端能画出《清明上河图》这一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当时具备的主要历史条件是()A.绘画题材广泛B.结束割据状态C.商品经济繁荣D.人民生活需要9.下列对明清画坛表述不正确的是()A.江南苏州一带出现了“吴派”画家B.“扬州八怪”是以绘画闻名留传后世的C.明清绘画反映的主要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现象D.徐渭是一位杰出画家和出色的戏剧家南京既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据此回答10—12题。10.清政府被迫将南京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虎门条约》11.南京曾是下列哪些政治力量活动的中心舞台()①农民阶级②帝国主义势力③民族资产阶级④官僚买办资产阶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南京名胜众多,其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立与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相关()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13.北宋“冗兵、冗官、冗费”局面的出现,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是()A.加强中央集权则利大于弊B.兵多不一定是好事C.官吏越多则效率越低D.政权建设必须坚持精兵简政14.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中国国情的表述中,最准确的是()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人民民主国家B.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C.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国家D.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15.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内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是根据此战争()A.是二线的总演习B.国际纵队的参战使此战争成为国际战争C.各国都在国际舞台就此战争进行表演D.将当时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都充分地表现在其中()有人把近代史上的新文化运动与古代史上的“百家争鸣”、现代史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解放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项思想解放运动。据此回答19—20题。16.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北洋政府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B.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7.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相比,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8.与前两大思想解放运动相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解放()A.是处于社会大变革下产生的B.是在吸收外来先进思想基础上产生的C.为下阶段社会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D.是在总结前阶段教训得失的基础上主动形成的《全球通史》指出:“在这以前,各民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据此回答19—21题。19.世界各族历史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标志是()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的开展2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影响C.资本主义国家争霸的影响D.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21.1857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得以蔓延到欧洲,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A.英、美、法都是资本主义国家B.三国经济水平较接近C.欧美形成了世界市场D.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2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现阶段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下列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认识正确的是()①“依法治国”强调对国家机关的要求,“以德治国”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法治”崇尚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德治”强调道德的约束力④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联合国将国际恐怖主义列为人类社会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要求会员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各国之所以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是因为()A.不同的国家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有相同的利益要求B.各个国家都负有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职责C.国际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战争的重要根源D.各个国家的利益和力量是不同的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据此回答24—25题。24.之所以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因为()A.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B.认识是要不断发展的C.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促进作用25.要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说明()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同群众实践相结合B.实践决定认识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参考答案1.C2.C3.D4.B5.A9.B10.B11.C12.C13.B14.C15.C16.D17.D18.D19.C20.B21.D22.A23.B24.C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