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排列组合考点解析大纲要求:①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及其简单应用;②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③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论证一些简单问题。下面介绍其考点及其求解思路和方法。考点1考查两个原理直接应用例1(03年天津)某城市的中心广场建造一个花圃,分为6个部分(如图)。现要种植4种不同色的花,每部分种一种且相邻部分不能种同样色的花,不同的种植方法有解析: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材时,一是观察取出的元素是否有顺序,从面确定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材;二是仔细审题,弄清怎样去完成这一件事,从而确定是分类计数还是分步计数原理。解:按区域种植,选择相邻区域较多的先种,可分六步完成:第一步从4种花中任先1种给1号区域种花,有4种方法;第二步从余下的3种花中任先一种给2号区域种,有3种方法;第三步从余下的2种花中任先1种种给3号区域种有2种方法;第四步给4号区域种花,由于4号区域与2号区域不相邻,故这两个区域可分为同色与不同色两类:若4号区域2号区域种同色花,则4号区域有1种种法,第五步给5号区域有2种种法;第六步给6号区域有1种种法;若4号区域与2号区域种不同色花,则4号区域有1种种法,面5号区域的种法又可分为两类:若5号区域与2号区域种同色花,则5号区域有1种种法,6号区域有2种种法;若5号区域与2号区域种不同色花,则5号区域有1种种法,6号区域有1种种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11211121234=120(种)考点2考查特殊元素优先考虑问题例2(04天津)从1,2,3,5,7,中任取2个数字,从0,2,4,6,8中任取2个数字,组成没有重担数字的四位数,其中通报被5整除的四位数共有个。用数字作答)解析:对于含有特殊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应优先安排特殊位置上的特殊元素,再安排其他位置上的其他元素。解:合条件四位数的个位必须是0、5,但0不能排在首位,故0是其中的特殊元素,应优先安排,按照0排在首位,0排在十位、百位和不含0为标准分为三类:①0排在个位能被0整除的四位数有14433241411ACCA个②0排在十位、百位,但5必须排在个位有2213141112ACCAA=48个③不含0,但5必须排在个位有10833241311ACCA个由分类计数原理得所求四位数共有300个。考点3考查相邻排列计算问题例2(海春)有Nnn件不同的产品排成一排,若其中A、B两件不同的产品排在一起的排法有48种,则n解析:对于含有某几个元素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相邻元素“捆绑”起来视为一个大元素,与其他元素一起进行了全排列,然后瑞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全排列,这就是处理相邻2排列问题的“捆绑”方法。解:将A、B两件产品看作一个大元素,与其他产品排列有11nnA种排法;对于上述的每种排法,A、B两件产品之间又有22A种排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满足条件的不同排法有2211AAnn=48种,故5n考点4考查互不相邻排列计算问题例4(04辽)有两排座位,前排11个座位,后排12个座位,现安排2个就座,规定前排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并且这2人不左右相邻,那么不同排法的种数是()(A)234(B)346(C)350(D)363解析:对于前排中某个元素互不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它元素排成一排,然后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这些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中,这就是解决互不相邻问题最为奏效的插空法。解:先将前排中间的5号、6号、7号座位和待安排2人的取出,再将剩下的18座位排成一列,然后妆待安排2人的座位插入这18座位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中,使这2人的座位互不相邻,有219A种方法;但在前排的4号与8号座位、前排的11号与后排的1号座位之间可以同时插入待安排2人的座位满足条件,有222A种方法。由分类计数原理得到不同排法的种数有3464342222219AA(种),选(B)。考点5考查排列组合混合计算问题例5(04陕)将4名教师分配到3种中学任教,每所中学到少1名教师,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种(A)12(B)24(C)36(D)48解析:对于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可运用先分组(堆)后排列的策略求解,无次序分组问题常有“均匀分组、部分均匀分组、非均匀分组”等三种类型。计数时常有下面结论:对于其中的“均匀分组”和“部分均匀分组”问题,只需按“非均匀分组”列式后,再除以均匀组数的全排列数。解: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4名教师部分均匀分为三组(1、1、2)有22111224ACCC种方法;第二步将这三组教师分配到3所中学任教有33A种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3324AC=36种。应选(B)。考点6考查定序排列计算问题例6(96全国)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个(A)210(B)300(C)464(D)600解析:对于部分元素定序排列问题,可先把定序元素与其它元素一同进行全排列,然后根据定序排列在整体排列中出现的概率,即用定序排列数去均分总排列数获解。解:若不考虑附加条件,组成的六位数有5515AA个。在这些六位数中,只有个位数字小于和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这两种情况,而这两种情况在整体排列中出现的概率均为21,故所求六位数为551521AA=300个,应选(B)。3考点7考查等价转化计算问题例7(04湖南)从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任取三个点为顶点作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个(A)56(B)52(C)48(D)40解析:几何图形问题是高考的常考点。求解时,一要熟悉几何图形性质及点、线、面位置关系;二要按同一标准分类,避免重复、遗漏;三若直接求解困难或头绪繁多时,可从其反而去考虑,将其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去解决。解: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3个顶点可构成38C个三角形,其中非直角三角形的有两类:①上底面的每个顶点所在的侧面对角线与下底面相应的对角线构成1个正三角形,上底面的4个顶点共4个非直角三角形;②下底面的4个顶点所在的侧面对角线与上底面相应的结角线共构成4个非直角三角形。故所求直角三角形共有484438C个,选(C)。例8(97全国)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种(A)150(B)147(C)144(D)141解:从10个点中任取4个噗有410C=210种取法,应剔除下面三类共面点:(1)从四面体的每个面上的6个点中任取4个点必共面有464C=60种取法;(2)四面体的每条棱上3个点与对棱中点共面有6种取法;(3)6个中点连线有3对平行线段共面,故从这6个点中取4个共面中取4个共面点有3种取法。故符合条件取法共210-60-6-3=141种。选(D).考点8考查二项展开式指定项求法例9(04湖北)已知nxx3123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128,则展开式中5x的系数是.解析:求二项展开式的指定项或其系数,常运用其通项公式,将其转化为方程问题去求解.解:取1x得71282nn6116373172371rrrrrrxCxxCT令561163xxr得3r.故展开式中5x的系数为3557C.考点9考查二项展开式系数和求法例10(04天津)若200421x)(200420042210Rxxaxaxaa,则20040302010aaaaaaaa.解析:直接展开由各项系数求解将误入歧途。二项式定理既是公式,又可视为方程式或恒等式,故可用多项式恒等理论和赋值法去求解。解:取1,0xx得10a;12004210aaaa故原式=2004)(20032004100aaaa4考点10考查三项展开式指定项求法例11(92全)在5323xx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A)160(B)240(C)360D800解析:求三顶展开式指定顶时,常通过恒等变形,将其转化为熟悉的两项式,然后分两步运用二项式定理展开求解。解:52522323xxxx=555421552052323xCxxCxC展开式中x项的系数只能是在555)23(xC中,再次展开555)23(xC可得x项为xxC2402.3.445故x项的系数为240,应选B。此题亦可将其恒等变形为55)2()1(xx,再把它们分别展开,运用多顶式乘法集项法求解。考点11考查二项式定理与近似估值问题例12(04湖南)农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和其它收入两部分构成。03年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为3150元(其中工资源共享性收入为1800元,其它收入为1350元),预计该地区自04年起的5年内,农民的工资源共享性收入将以每年的年增长率增长,其它性收入每年增加160元。根据以上数据,08年该地区人均收入介于()(A)4200元~4400元(B)4400元~4460元(C)4460元~4800元(D)4800元~5000元解析:在处理与二项式高次幂有关的近似估值问题时,可运用二项式定理将其展开,经简略计算去解决估值问题。解:08年农民工次性人均收入为2405336.11800)036.03.01(180006.006.01(1800)06.01(1800225155CC又08年农民其它人均收入为1350+1605=2150故08年农民人均总收入约为2405+2150=4555(元)。故选B考点12考查二项式定理应用例13(91三南)已知函数1212)(xxxf证明:对于任意不小于3的自然数n,1)(nnnf解析:若直接运用二项式定理或数学归纳法去证明困难都大,故应另辟解题蹊径,将其转化为熟悉命题:再证明就容易了。证明:121)11(2121nCCCCnnnnnnnn3n,展开至少有4项,故原命题获证。历年高考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的试题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多为课本例题、习题迁移的改编题,难度不大,重点考查运用排列组合知识、二项式定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划分、化归转化等思想方法。为此,只要我们熟悉两个原理,把握住二项式定理及其系数性质,会把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模型问题或方程问题去解决,就可顺利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