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必学高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必学高招一、高考政治主观题全面探秘(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1、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2、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3、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4、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5、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此命题特点完全符合高考考核学生能力目标的4种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3).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论证和探究问题●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常识不广——思维失活。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无关键词)。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4、①书写潦草,字迹不清,乱涂乱写乱改,难以评判;②学科术语、时政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1、看:看什么——看设问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4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唯物史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等;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自成一段(视答题区域而言);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语言要与时俱进,跟着党、时代走,切忌用语肮脏、反动化);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等)、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高兴,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即“五子登科法”---戴帽子、标号子、采点子、扣料子、挖坑子。“戴帽子”——点题(范围、角度、方式);观点明方向准;观点、论点亮在靠前显眼的位置,不要让阅卷人费时寻找,那就麻烦,分值随手打低。简言之,要注重切入语,确定好选用的观点,切入语(观点、关键词)就是分数;“标号子”——就是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要)点顺序;“采点子”——就是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并且术语到位准确,表述好观点考点,用好政治术语(教材规范语言、政策语言、时政语言),不要任我行走江湖,放荡不羁;“扣料子”——就是扣住题眼;引用材料(分数一般在材料中隐藏),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引用好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不要观点与材料两张皮“挖坑子”——就是多角度发散性思维,能挖掘几个就要多挖掘几个角度。(空间有限,应详略得当,言简意赅)(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4)试卷无异味,不要使用刺激性大、气味重,油腻性的药物或降暑用品;(5)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信马由缰,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6)除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二、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下面以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第⑴问为例加以说明。36.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请回答(30分)⑴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15分)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的结局”。联系所学的知识: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三疏理作答:经过比较、对照,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附参考答案:①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观点)。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正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在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长达13年的谈判过程中,我国政府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③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观点)。中国与美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是“双赢”的议,因而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原则(材料)。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即透过现象抓本质。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05年至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净出口对GDP贡献率(单位%)年份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净出口2005年38.237.724.12006年38.742.O19.32007年39.440.919.72008年1—9月44.566.5—11注:(1)目前世界各国消费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2)2008年11月份我国出口下降2.2%,创1999年5月以来的新低;进口下降17.9%,创1995年1月以来的新低。材料二: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什么影响(8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明年的中央经济工作要求中坚持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思想?(7分)答案:(1)2005年至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大,但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分);投资贡献率过大(1分);2008年1—9月出口贡献率下降较快,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显现,我国进出口双双转为负增长;进口增速下降得更快,说明我国国内需求大幅收缩,经济已严重下滑(2分)。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1分)。影响是:消费不足,会削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使投资增长不能得到最终消费的支持;大量投资将形成产能过剩,居民收入增长困难;净出口贡献率低,使得促内需保增长压力增大。(3分)(2)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就是体现(2分)。高考资源网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其中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求我们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充分重视内因,也不忽视外因。“立足扩大内需、又深化改革开放”就是体现(3分)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体现(2分)。(若答出“由于构成事物的部分在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要求我们学会优化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体现也可记2分)。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