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模块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中化学必修1模块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在化学1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我们在必修1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中主要的问题既要有几下几点:一是课时少。二是深广度把握不到位,尤其是概念原理部分。三是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不到位,直接反映就是方程式记不住。四是备课。几轮新课程实施下来,老师们在备课上还存在着一些困惑,特别是具体环节的处理上,例如活动探究如何开展,时间多长等。教师3:我觉得困惑比较大的是:一,如何在具体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体现三维目标二,习题如何体现三维目标。1:首先是知识体系的把握。主持人: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发现主要设计三个层面:第一化学1模块教学内容;第二是化学1模块的整体教学规划和整体教学设计;第三是化学1模块课时设计与策略。二、化学1模块的核心教学内容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课程标准规定:首先,化学1和化学2是一个整体,都是全体高中生所必须修习的。其次,化学1模块中的实质性教学内容就是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包括四种金属元素钠、铝、铁和铜,以及四种非金属元素氯、氮、硫和硅。第三,规定了八大元素学习的背景,金属元素要特别注意与材料的联系以及在材料中的应用,而非金属元素则非常强调跟环境的关系。第四,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提出了理性认识的要求,指出要用化学1中的概念原理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这些概念原理内容包括主题1中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以及主题2中的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第五,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式也有建议,特别强调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最后,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要求。三、化学1模块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章与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四、化学1模块内容的深广度如何把握?1.一线教师对化学1内容深广度把握的策略一线教师对化学1内容深广度的把握主要参考了这几方面内容:•依据课标、教材、教参为主•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为主•依据习题和教辅资源为主•依据原有的教学经验为主2.各位嘉宾对化学1内容深广度把握的分析支梅:第一,要参照课程标准。第二,当然各省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自己的一些具体教学建议,这也是可以参照的指标。第三,要参照教材。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讲,这里面有两个误区:一是跟着教辅走;二是跟着原有的教学经验走主持人: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抓核心;二要抓方法,不要局限于某条性质、某个方程式,而是抓研究物质性质的思想和方法;三要注意考虑整体规划;四如果选修中还要涉及这个内容,就要综合考虑必修与选修的界限,可以通过对教材,教师用书,课标的分析来确定。另外这个深广度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灵活处理的。五、化学1模块教学规划是怎样的?如何安排36学时?六、如何解决化学模块教学时间紧张问题.一线教师解决教学时间紧张的策略•缩短新授课的教学时间•减少习题课,减少探究活动•利用自习课•建立疑难问题册•使用导学案•利用课外时间和研究性学习•整合教材,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七、如何进行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整合设计?八、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思路是怎样的?21.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是如何备课的?先看一下课标对这一节内容的要求。然后通读教材,包括本节的教材,本章前后的连续性,以及与这块内容相关的其他模块的要求。第三,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情,比如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提到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纯净物等,有很多概念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的,在这我们只需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按照我们现在的系统的分类思想,重新进行整合归纳提升到相当的高度。第四,进行具体的教案的设计,我们要求设计的教案要有弹性,要以指导性为主,要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最后备习题,在教学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对习题的要求是量少而质精,习题要能够涵盖这节课所有的知识点,方法策略等各个方面。一线教师的备课思路有以下几种:通过集体备课,将教材三级标题设计成问题,然后设计习题,再进行个人备课分析全章教材,参考大学教材,确定高限分析教材中的情景素材,设计引入、活动和习题泛读、精读教材,确定知识联系和重难点,思考怎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深广度,分析在本模块、本章中的位置和定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水平,分析如何进行评价设计九、在教学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和开展学生活动?高中化学必修1模块培训中问题的解惑与分析一、是否需要进行初高中衔接?如何进行初高中教学衔接?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必要性:第一,学生进入高中后化学学习的不适应性:1.学习内容的不适应。2.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3.学习方法的不适应。4.学习心理的不适应。第二,由于初、高中内容要求的不同或者所用教材版本不同造成的知识、内容的不连续。例如,化合价、氢气的性质、碳的性质、酸、碱、盐的定义及有关性质、实验教学(包括基本操作及实验设计)、分子量的求算等等。那么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呢?我觉得最好是随着必修1相关内容的学习进行衔接教学:1.要抓好知识体系的衔接。2.抓好教材教法的衔接。3.抓好学习策略的衔接。4.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衔接的时段主要可以有三个过程:一是开课前选择1-2课时的时间对初中化学或科学的重点内容做一个知识上的传接。。二是不占用更多的课时,就利用教材来进行衔接。三是在化学必修1模块中随着教学的进程,做知识或方法方面的有关衔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二、如何具体看化学1模块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明确规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材料,如金属;二是环境、生产和生活,如非金属。3三、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是怎样的?教学经验是怎样的?对于必修1中的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新授课教学,可具体分析如下:钠: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重要应用,简单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重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加热分解反应)和重要应用,了解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铝:掌握铝的化学性质、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了解铝(合金)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应用,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铁:掌握含铁盐的重要化学性质(尤其它们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了解氧化铁、氢氧化铁和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应用;掌握Fe、Fe2+,Fe3+间的转化,学会Fe2+、Fe3+的检验方法。铜:尽管人教版对铜及其化合物描述较少,但根据课标要求,应掌握铜及其化合物的有关反应。氯气:如果是人教版教材,氯气则在第四章,这时不仅氧化还原学完了,而且前面的金属元素化合物也学完了,此时氯气的深广度要求自然要比鲁科版要求高。硫:S:知道硫的物理性质,硫的化学性质只讲能与Fe反应,能与氧气反应,体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SO2:懂得当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含有这些价态硫元素的物质(硫、二氧化硫、亚硫酸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能跟氧气反应体现还原性,能够与硫化氢反应体现氧化性;另外还具有酸性氧化物的一般性质,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退色即可;在这里出现的硫化氢和亚硫酸钠新授课时最好就不要讲了。H2SO4:懂得当硫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含这些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可能具有氧化性,这里只讲浓硫酸与铜和木炭反应即可,稀硫酸以及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新授课时最好就不要讲了。硫酸盐[身边的化学]不讲。说明:最好学生设计从SO2到S和从SO2到H2SO4以及从H2SO4到SO2的转化。氮:由于氮循环的重要作用,因此循环中的主要物质是中学化学中要学习的含氮物质:N2、NO、NO2、HNO3;对氮的氧化物与水、氧气的反应的过多拓展性问题在新授课中最好不要出现;硅:教材中出现三类物质:硅、二氧化硅、硅酸盐,这三类硅元素与物质家族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处理不要超出教材即可。四、具体的活动探究如何开展?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时间问题,二是要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例如提供是么样的试剂,如何进行分组,任务如何进行分解,课内外如何进行延伸。三是探究活动的时效性,通过分析活动探究的目的,具体化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目标。根据老师提交的作业,我们发现4有些老师关注了方法就忽略了知识的落实,注重了知识的落实而又泛化方法。四是要注意探究活动的背景。比如氯、溴、碘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有些老师直接将其定位到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而教材只是为完成海水提溴这一任务而设定的,因此就只要简单的进行氧化性强弱的比较,不需要上升到族的高度。五、怎样解决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问题?一是物质的类型;二是元素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这个角度帮助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这就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上给出的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常见氧化剂在表现氧化性的时生成物的特点;三是化学反应的类型。六、化学1模块中的习题问题与习题教学问题一线教师较为头疼的主要还是时间和精力问题。再一个题可能要更多的放到课后让学生进行处理,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将做题的过程严格化,适当的注意效率问题,除了要标出不会做的题,还要标出会做但思路不清晰的题以及做错的题。其次对于习题的讲解,我们更关注变式练习,特别是对教材上的习题。七、化学1模块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是怎样的?物质的量:将整个的必考模块讲完,就能达到高考的要求。电解质和离子反应:一开始氧化还原制约了离子反应,但是氧化还原学完之后,离子反应就可以进一步完善,纳入到元素化合物体系中及时的进行补充。而离子反应的应用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出现,但是弱电解质在必修阶段完成不了了,只能到选修阶段完成,因此鲁科版在反应原理的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加了离子反应。新授课:1.列举含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Fe3+的检验方法。2.以Fe、Fe2+,Fe3+间的转化为例,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视角研究物质的性质。章复习:将铁与钠比较学习,能从分类的角度初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了解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必修1模块复习:完善同类物质的性质,认识铁元素的化合物硫元素、氯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的关系,制出铁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图。必修模块复习:能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和周期表中的位置进一步学习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逐步涉及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内容。5选修模块复习:能够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结合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学完原电池、电解池等内容再来看铁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学了化学与生活中Vc的还原性,那么人体对铁是如何吸收的,这还会形成一个层次。另外就是实验的内容。高考复习:综合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实验,复习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如07年山东的高考题、广东的高考题都综合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包括实验探究、实验的设计等等。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我们既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达不到高考的要求。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限度和速率”教学化学反应限度和速率是化学2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一方面开启了学生从快慢和限度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的大门,另一方面为选修模块,特别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化学反应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各具代表性,对于讨论概念原理教学设计和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因此,本专题备课研讨根据两部分内容的特点采用了两种研讨范式:化学反应限度:揭示教师原有教学设计框架——给出新的教学设计框架——针对新的教学设计框架提出问题——逐一解决问题——观察课例——专家点评;化学反应速率:观察课例——评课分析——案例实施者反思备课思路及过程——专家总结。一、如何进行化学反应限度和速率这部分内容的教材分析?对人教版教材该部分内容的分析人教版中这部分内容位于第二章第三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化学反应速率,二是化学反应限度,三是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对教材的分析首先要分析知识线,第二是STS线索,第三,活动线索。,还要注意证据线索的分析。二、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例谈如何开展好实验探究活动1.张福涛介绍教学设计案例第一个设计开放度较小。第二个教学设计的开放度比较大。2.徐伟念介绍教学设计案例3.具体教学片断:化学反应的快慢4.一线教师点评案例5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