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一、复习目标导航古代民族关系在古代史上占有较大比重,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与社会热点联系也比较密切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所涉及的区域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现实中的民族关系着割不断的渊源主题:区域文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本专题学习,必须明确①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②古代各民族之间既有友好的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也有战争和民族压迫,但构成民族关系本质和主流的是民族团结和友好交往。③古代民族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战争,而是一国之内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区别④认识少数民族汉化的实质是封建化发展线索与特征⒈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开始与周边各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兼并战争,逐步融合。⒉秦汉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⑴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⑵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⑶北方边境战争不断。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出现高潮。⒋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呈现两个特点:⑴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⑵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⒌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1)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2)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在处理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上采用“岁币”等方式。(3)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⒍明清时期:⑴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发展。⑵明清政府采取镇压叛乱、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在边境地区设置机构、改土归流等方式,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⒎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关系。二、考点知识整合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及演变利用地图册或者课本上的图示掌握:各朝代对应的少数民族及分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匈奴、乌桓、鲜卑越族西域各族夫余西南夷隋唐民族分布突厥南诏回纥靺鞨吐蕃蒙古新疆西藏西南地区台湾明清对边疆的统治维吾尔、蒙古、满族的沿革⑴维吾尔:回纥(唐)→回鹘(8世纪后期)→畏兀儿(元)→维吾尔(清)⑵蒙古:蒙古(元朝)→鞑靼、瓦剌(明朝)→漠南、漠北、漠西(明末清初)⑶满族:黑水靺鞨(唐)→女真(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满洲(明末清初)→满族区域文明发展史东北古代中央政府实施有效管辖①唐朝时,在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②元朝时,在东北设辽阳行省。③明朝时设奴儿干都司,后期女真兴起,建后金,后改清。④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近代的屈辱与抗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三国干涉还辽事件。(3)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展到我国东北。⑷1931年“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中共组建抗日联军⑸1945年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军精锐部队关东军。⑹1948年9月至11月的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决战的序幕,东北全境解放。现代:共和国的长子(1)建国初的“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重工业中心。(2)1956-1966年的曲折探索时期,东北地区建起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一大庆。(3)大连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随即开始。振兴东北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考察时指出,要把振兴东北摆在突出位置。被称为“新辽沈战役”的振兴东北经济计划拉开了序幕。西北:古代:有效管辖①两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②唐朝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③元:设甘肃行省。④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近代:屈辱与抗争⑴沙俄割占44万平方公里领土⑵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⑶1936年三大红军主力会师⑷1936西安事变⑸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延安⑹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措施⑻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现代:⑴一五期间,新藏公路⑵社会主义改造⑶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⑷各地支持建设⑸十年探索时期,建成兰新、包兰铁路,成功发射第一颗原子弹。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西南:古代史:秦朝:征服越族,设置三郡汉:设郡,汉武帝曾赐“滇王之印”唐朝: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13世纪,忽必烈攻占大理;实行土司制度明朝: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贵州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近代史:1851年,金田起义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1915年,蔡锷与李烈钧发起护国运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邓小平在今广西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7年12月,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1945年8月,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现代史:建成宝成铁路新建成昆铁路⑷文革时期建成湘黔铁路⑸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⑹1984年,广西北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温家宝总理发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一文,对西部大开发的得失进行了全面盘点。西藏:古代⑴吐蕃的统一和唐蓄关系:641年,文成公主入藏8世纪初期,金城公主9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⑵元朝:设宣政院⑶明朝: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⑷清朝:封宗教首领、设置驻藏大臣现代:走向文明开放①1951年,和平解放②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进入社会主义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④“一五”计划期间,三条公路建成⑤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内地大力支持,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热点链接:青藏铁路通车台湾:古代有效管辖:①元世祖在澎湖岛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②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③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近现代离合: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1945年,日本投降,收回1949年,国民党战败,割据台湾70年代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统一的两大障碍中部地区:(6省:晋、豫、湘、鄂、赣、皖)古代史中原、关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古代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邗沟③隋唐:扬州④明清:苏州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繁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l)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3)隋唐: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中心(4)南宋: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5)明清:经济重心地位巩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近现代的长江三角洲(1)中国近现代化的龙头:①《南京条约》上海、宁波通商口岸。东南沿海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在西方商品冲击下日益解体。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化的发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根据地(2)民主革命中的上海: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②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党的诞生。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④1927年北伐战争中,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⑤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⑤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渡江战役),相继解放了南京、上海。(3)新中国的“经济首都”:①新中国成立初,以上海为中心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②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1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③2010年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正日益成为全球注目的经济活跃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l)秦朝设南海郡,修驰道,修灵渠。(2)汉武帝设南海九郡。(3)隋唐时期,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4)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澳门。(5)清政府留广州一处海关与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近代珠江三角洲的变迁(1)列强侵略的开端,割占土地,开埠通商、强占租界、划分势力范围。(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民族工业,著名的有广东继昌隆缫丝厂。(3)新思想发源早,如西学东渐、新思想的萌发,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4)革命运动不断,特别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新中国成立后的珠江三角洲(1)1980年确立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2)1984年,珠江三角洲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3)重大建设项目有京九铁路、大亚湾核电站等。三、方法提示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l)近代多处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近代企业相对集中,出现了一批近代化城市,有利于经济发展。(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集中区域,起了开风气的作用。(3)人们的思想观念较开放,文化先进,教育先行,有利于经济发展。(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5)交通便利。2.主要封建王朝的民族关系及政策特征比较:①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主要表现为对少数民族的军事征服;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表现为少数民族内迁,并建立与汉政权并立的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③隋唐时期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有效管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④五代和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强大,威胁中原汉政权,但促进了其自身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⑤元明清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巩固时期,特别是清代前期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古代中央政权在边疆及民族政策方面的得与失(1)成功经验:政治上设置行政机构,加强行政管理;经济上加强联系与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和睦发展;军事上加强对边境的保护和对分裂势力的打击等。(2)失误方面的典型史实:北宋始终受少数民族威胁并最终被金所灭;元朝民族矛盾的激化;明清时期少数民族的分裂活动(3)形成原因:民族压迫政策;中央政权的腐败或软弱;少数民族贵族的分裂;外国势力的干预;宗教问题等。4.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律:(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基础,民族融合是主要形式。(3)由于历史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其他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4)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各民族人民相互融合、团结互助、共同开拓,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四、试题举例(2004全国文综39题)材料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材料二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材料三“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