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中国史第一篇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必修一P4)㈠夏朝:“家天下”制度由夏朝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㈡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结合。㈢西周:1.分封制⑴目的: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⑵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鲁、燕、晋、吴等国。功臣:齐。先代贵族:宋(商朝后裔)。②诸侯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服从周王命令,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⑶作用: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局限:造成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社会动荡。⑷分封制会走向崩溃原因:①受封诸侯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③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疏远。2.宗法制(西周政治制度核心)⑴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维护奴隶主统治。⑵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⑶内容:①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②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⑷作用: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的内容之一。(家谱、祭祀)。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必修一P8)(一)秦朝1秦统一中国及开疆扩土:①攻灭六国: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北击匈奴:前215年,秦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③统一岭南:南征百越,修灵渠,设四郡(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④控制西南夷:开辟五尺道,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开始。2秦统一意义:①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②结束战乱,使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第2页3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①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②三公九卿制(分权、制约、丞相权重)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主管军事)。意义:三者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国家大权都集中到皇帝身上。地方:郡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积极:①为维护大一统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③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古代政治基本格局。消极:①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容易形成随意行政和行政专断。②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③阻碍资本主义因素成长。(二)汉朝(汉承秦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中朝制。地方:①西汉初年,郡国并存,后逐步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巩固统一。②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州刺史一名进行监察。(三)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基础不同血缘关系地域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最大不同)被分封诸侯具很强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影响易形成割据势力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特点贵族政治官僚政治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必修一P12)1汉代至宋代分割相权的主要措施汉代: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②中朝制:汉武帝首创中朝制,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的决策,参议要政,皇帝直接任命和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参与机要,形成“中朝”,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僚机构组成的“外朝”相对应。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并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提高行政效率。宋代:①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丞相。②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③设三司,管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影响:宋朝主要削弱和分割了相权,形成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第3页2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秦代:中央是御史大夫,郡是御监史。汉代:中央是御史大夫;地方是州刺史。唐代:御史台,监御史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宋代: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元代: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人命重案。清代:都察院是最高监察机构,负责行政监察、司法监察和财政审计。3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1)演变过程:“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2)评价:①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继承祖上权位。评价: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人才选拔。②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评价:这种制度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③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察举制发展成为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进行德才评定,分成九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评价:比“察举制”有所完善,但仍是以官举士,民意难以真正体现。④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创始,唐朝完善。评价:积极:(1)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选官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2)有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3)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成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4)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局限:(1)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读书人;(2)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3)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4)是最高统治者诱导、控制读书人的手段。4古代地方管理制度(1)元代行省制元代开创行省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单列行政区: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青海地区)。中央与地方关系:①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②军政要务必须呈报枢密院;③没有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④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意义: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唐代:羁縻府州制:其部落首领列置州县;以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子孙世袭;不编户籍,不上贡赋;通常由都督府节制。第4页(2)历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朝代地方行政区秦汉郡、县二级魏晋州、郡、县三级隋州、县二级唐道、州、县三级宋路、州、县三级元省、路、府、州、县五级明省、府、县三级清省、道、府、县四级民国省、道、县三级现代省、市、县三级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必修一P17)1内阁制度的形成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导致皇帝政务繁忙的弊端。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弊端:①内阁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②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2军机处设立:清雍正年间,始设军机房,不久改为军机处。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直接目的);加强皇权(根本目的)。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意义: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特点:中央: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地方: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第二节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必修二P4)1.古代中国农耕技术发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原始时代:“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汉代: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二牛抬杠一牛挽犁<东汉>)。②铁制农具发展(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楼车。唐代:发明曲辕犁(可控制耕土深浅),耕犁基本定型。2.古代中国水利及灌溉工具发展五帝时代:大禹治水战国:李冰——都江堰工程,郑国——郑国渠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东汉:王景治黄河。隋唐五代:立井水车(北方)、筒车(南方)宋:水转翻车明清:风力水车3.古代中国的耕地制度第5页⑴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⑵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①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②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⑶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土地权和劳动者分离。③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4.土地兼并危害:①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②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5.古代农业发展有利条件:①春秋战国,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成为可能,使个体劳动者具备了单门独户经营农业的能力。②铁犁牛耕的普及、水利技术的进步,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③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④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⑤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6.古代农业发展不利条件:主要:泰半之赋(赋税沉重);沉重的力役(徭役沉重);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其他: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及社会的动荡。6.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6页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分散性);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④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落后性)⑤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脆弱性)7.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形态②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注重精耕细作,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③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④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二、古代中国的手工经济(必修二P10)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主要)三种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纳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1—1.纺织业发展: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材料:麻、葛;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商代: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