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世界古代文明世界古代文明分布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第一分册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分别指: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2、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人建立了最早的城市国家,成为文明的奠基者。《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著名史诗,是至今保存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是用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泥版文字)写成的。3、《汉穆拉比法典》⑴、制定者:汉穆拉比;⑵、目的:有效规范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统治⑶、特点:以神的名义颁布(法典来自于神授);带有明显等级色彩,量刑不一;保存某些原始习惯法内容(如同态复仇、神明裁决)⑷、地位(历史意义或作用):ABCDEF2A.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占有重要地B.全面维护统治集团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私有财产,严格规定各个阶层义务,严厉惩治社会犯罪,有效规范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统治;C.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第2课古代埃及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位置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自大致相当,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埃及全境。2、古代埃及实施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强化王权神授。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象征意义(或作用):⑴、象征着古代埃及法老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威;⑵、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⑶、展示古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成就4、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纸草成为最为普遍的书写材料第3课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⑴.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⑵.特征是理论上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各自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⑶.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独特的美洲古代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2、玛雅文明素有“美洲的希腊”之称,主要贡献是从野生植物中培植玉米、西红柿、烟草、马铃薯、可可等40多种农作物,极大丰富和改善人类的生活。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其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些。其地理环境特点是岛屿众多、土地贫瘠、良田缺乏、海岸线曲折、多良港。2、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城邦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33、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希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古典时代”。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城邦制度由盛转衰。4、雅典民主政治⑴.形成原因:新兴工商业阶层经济实力壮大,要求打破氏族贵族垄断政治;平民与氏族贵族的斗争不断⑵.核心内容(或特点):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或主权在民,轮番而治)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⑷.形成过程:(两个里程碑★,一个全盛☆)★梭伦改革削弱贵族会议权力,扩大城邦政治的社会基础,首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先河;★克利斯提尼改革彻底扫除氏族制度的残余,基本清除全体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碍,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最终确立;☆伯里克利时期开创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时代”⑸.影响(或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进步性: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全体公民直接参与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即“最充实民主政治”局限性:就民主范围而言,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本邦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外。即“最狭隘的民主政治”;就性质而言,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易形成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以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极端暴政。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1、《荷马史诗》是希腊史诗,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2、古希腊三大哲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强调“人要认识自己”;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核心,代表作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其名言,他们共同特点是冲破宗教神话束缚,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和解释世界。3、欧洲历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希罗多德被称之“史学之父”,其代表作《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44、帕特农神庙是多利亚柱式建筑,反映了伯里克利时代的全盛时期,是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1、公元前509年,罗马实行共和制度,开始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平民通过与氏族贵族长期斗争,使贵族特权逐渐废止。2、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标志着罗马进入帝国时代。3、罗马帝国时期的特点:政治上统一和稳定,经济上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昌盛和发达,城市的涌现和繁荣4、罗马分裂:公元395年,在“公元3世纪危机”冲击下罗马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5、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宣布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第9课罗马法系一、《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时期⑴、颁布原因: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斗争意识增强⑵、法典内容:涉及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⑶、《十二铜表法》评价(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阐述):进步性:⑴、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体现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⑵、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规范社会生活;⑶、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渊源局限性: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二、罗马法体系形成过程是随着古罗马国家疆域的扩张、平民斗争和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并走向完善的。具体过程:《十二铜表法》第一部罗马法→公民法→万民法→卡拉卡拉皇帝统一公民法与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三、“公民法”——罗马共和时期1、颁布目的:进一步有效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52、含义: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公民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的法律统称3、“公民法”不足之处:仅限于罗马公民内部四、“万民法”⑴、颁布原因:适应罗马国家版图扩大需要,缓和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之间权力关系。⑵、与“公民法”差别:享有法律保障对象范围扩大,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民族。五、罗马法体系形成影响(或评价)⑴、从当世而言:适应了当时罗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统治⑵、从法制史而言:是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丰富的内容和较完备的形式对后世欧洲各国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起到典范作用(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直接源于罗马法)⑶、从思想价值而言:体现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平等的决心,其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榜样⑷、局限性: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享有任何权利第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1、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名称创始人创立时间创立地点经典教义佛教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印度《大藏经》众生平等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古兰经》信仰安拉(一神教)基督教耶稣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圣经》信上帝(一神教)第11课奥斯曼帝国1、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1457年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2、奥斯曼帝国崛起影响⑴、改变亚非欧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成为巴尔干等地区历史不稳定渊源⑵、阻断传统东西方商路,客观促进了欧洲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第12课封建制度(法兰克王国最为典型)6一、西欧封建制度1、产生时间:公元6世纪下半叶产生,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2、表现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度(特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如右图)经济上:庄园制(特点:农奴劳动与地租剥削)4、采邑改革公元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内容是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采邑层层分封,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即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农奴)。采邑改革的影响:⑴、推动西欧封建制度发展;⑵、国王是名义上的全国土地最高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二、中世纪庄园1、特点:自给自足,14世纪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复兴发展,开始衰败。2、地位: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经济组织第13课城市的复兴一、城市自治⑴、原因:维护自身利益,营造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⑵、手段(或途径):金钱赎买、武装斗争⑶、结果: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自治权,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和财政权;一些城市取得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大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处于封建领主的控制之下。二、等级君主制(又称等级代表君主制)3、形成原因罗马因素:隶农制(罗马贵族和隶农)日耳曼因素:氏族制(法兰克征服者上层和失去土地的法兰克自由民)基督教会因素:496年以后,基督教会成为封建国家机器一部分7⑴、背景:城市的复兴、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封建割据;国王要求加强中央集权⑵、含义: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右图)⑶、特点:城市市民与贵族共同参与政治,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⑷、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⑸、形成标志:1265年英国议会召开和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初步形成。第15课中世纪文化1、大学的兴起⑴、兴起原因: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对世俗教育的需要;教会研究和传播神学需要⑵、特点:神学教育与世俗教育并存⑶、意义: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条件★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明第二分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原始农耕1、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以制作和使用磨制工具为标志)2、生产方式:栽培谷物,驯养牲畜——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农业革命)3、影响:A、生产方式改变: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开始农耕生产B、生活方式改变:聚族而居,形成农耕村落二、中国是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1、特点:南稻北粟、南北并立局面并存2、典型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折射历史信息:呈现出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早期农耕聚落生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三、中华文明的起源81、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融合、诞生核心地区2、考证历史的方法A、神话传说特点:口耳相传,具有夸张色彩内容: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炎黄传说(华夏民族始祖)B、考古发掘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前2070——前1600年)(“夏朝的文献记载不是信史”,缺少当时的文字所记载的文献。)一、“二重证据法”是研究上古历史的基本方法,即“纸上之材料”和“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纸上之材料”是指历史文献,大多为后人研究的历史成果;“地下之新材料”是指考古发掘,为当时人留下的实物史料,是研究当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二重证据法”的主要价值在于考古发掘对历史文献记载进行补充、印证和辨伪二、文献中的夏文化1、启建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夏朝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出现世袭制、百官、军队、法庭、监狱、制定刑法。二、考古中的夏文化1、典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与文献中的夏朝在时间和地域上相吻合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前1600——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一、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的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二、商朝的政治体制(国家)1、国家体制:内外服制内服是指王畿之地称之为“大邑商”“天邑商”(共主)外服是指畿外之地称之为“四土”、“四方”(方国)2、特点:松散的联盟关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