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综合复习指导: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历史复习要注意三点】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必修一知识体系】必修一主要讲述了中外古今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去理解:人类政治文明的起源——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西方古代的民主和法制人类政治文明资本主义的民主进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人类政治文社会主义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明的发展中国建国后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新历程: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重难点的具体总结归纳及配套练习】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第1单元)1、中国早期(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中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呈现出两大基本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3、认识各个朝代的措施(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还要分清每个皇帝各自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4、认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如察举、科举制,特别是科举制度对现实的意义)练习1、分析右图,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D、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练习2、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A.礼仪制度不断完善B.地方权力不断加强C.官僚制度不断完善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二、西方古代的民主和法制(第2单元)古希腊民主政治经历了开始走上、最终确立和不断完善到黄金时代的过程。但最主要的还在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而罗马文明却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虽然其核心内容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极力地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但它们成为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且对东方的日本和中国产生很大影响。练习3、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A.公民大会向全部居民开放B.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选举产生C.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D.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津贴练习4、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A.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B.维系帝国的需要C.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外来移民的需要三、资产阶级代议制(第3单元)以君主立宪制(英国德国)民主共和制(法国美国)两种类型为代表。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衡、民主原则;采用政党政治。(注意各个国家制度的对比和具体操作凡是)练习5、2003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已经掌握萨达姆政权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之后,国会授权总统在必要时采取一切措施。这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A.联邦制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民主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练习6、18.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B.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国家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诸侯卿大夫士贫民奴隶四、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第4.5单元)两条线索:中国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人民如何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鸦片战争二鸦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旧民主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半封社会革命与探索新民主义五四中共国共合作国共十年对峙抗日解放革命时期运动成立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战争练习7、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练习8、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那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五、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第5单元)空想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社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练习9、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巴黎公社如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练习10、下列发生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③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④十月革命胜利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六、中国建国后民主政治的发展(第6、7单元)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革时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制度得到制度化、法律化的完善,并且在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关系上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展示中国在世界的力量和不可或缺的地位。练习11、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那一制度的实行有关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练习12、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七、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7单元)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然而两极格局终究经历不了政治的风云变幻而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第三世界兴起,在全球化的舞台中似乎谁都有舍我取谁的雄心!练习13、“冷战”时期,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的对抗举措是()A.参与马歇尔计划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建立华约组织D.支持越南战争练习14、下列不属于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的是()A.广泛的社会改革B.美国的支持C.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D.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选择题答案:BDACBBCDDADDBD】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条约名称时间内容影响《南京条约》1842、8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天津条约》1856年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北京条约》1860年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1895、4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01.什么是“宗法制”?目的?影响?答: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政治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影响: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02.“皇帝”称号的由来?答: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03.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什么?答: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有皇帝总揽。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04.三公及其职权?答: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职权: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太尉职权: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05.郡县制何时开始实行?作用?答:(1)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2)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控制。06.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意义?答: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完善。07.元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有什么意义?答:制度:行省制度。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08.什么是三省六部制?有何意义?答:定义: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意义: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用这种制度。09.唐宋削弱相权的实质?答:宋初削弱相权,皇帝总揽大权,反映皇权加强。10.科举制何时出现?意义?答:(1)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意义:(1)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