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20141228必修3综合1-自编-单25+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卷12014/12/22共90分,选择题2*25=50分,非选择题18+22=40分2-1.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1.B2-2.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2.C2-3.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民贵君轻B.兼爱尚贤C.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3.C1000-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人君受命于天”,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4.A3-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5.C3-6.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C.有力地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6.B26-7.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是说柳条发芽时节,人们插柳戴柳以辟邪。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材料反映的现象应在()A.立春B.春分C.清明D.芒种7.C2000-8.下列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无关的是()A.词的兴起和流行B.唐朝诗歌的兴盛C.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D.元杂剧的繁荣8.B2000-9.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中美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9.D12-10.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基本含义是()A.文艺复兴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全部复兴B.文艺复兴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C.文艺复兴没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化D.文艺复兴的说法未能体现这场运动的实质10.D13-11.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1.B14-12.西方人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草屋)”与中国先哲的“有恒产者有恒心”反映的共同理念是()A.主权在民B.重视公共意志C.以民为本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2.D3000-13.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是指()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3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13.A3000-14.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14.C5000-15.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A.实行三民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C.推动民主进程D.建立共和政体15.C21-16.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A.变革思想观念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C.改革教育制度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6.A21-17.胡适原名胡嗣糜,后来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这表明胡适接受了()A.进化论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马克思主义17.A22-18.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主要在于它()A.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B.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C.体现了革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D.把改善工农生活状况放在首位18.A22-19.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社会主义19.C解析:社会主义不属于孙中山的思想,排除D。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清朝的统治,民权主义是要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A、B。材料的内容反映孙中山主张消除贫富不均、解决劳资矛盾,符合其民生主义的主张,选C。25-2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解决的根本问题是()A.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B.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D.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20.B25-21.贯穿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C.加强党风建设,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D.反对“左倾”错误21.B3300-好-难-22.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22.B解析: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具有市场导向性,但不具有权威整合能力,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A项方法正确,百日维新中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但缺乏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最后归之失败。CD两项说法正确较好地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点。3000-23.下列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蒙娜丽莎》《百科全书》《共产党宣言》《新青年》A.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直接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23.C30-24.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B.三大改造的完成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24.C30-2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主要区别是A.目的上不同B.内涵上不同C.表现上不同D.作用上不同25.A春秋战国时期,忧郁激烈的社会大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动,促成了各5种政治主张的产生和不同哲学派别的形成;而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是为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学术争鸣,促进文化发展。26.(18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三字经》(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2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世界文化史》(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4分)材料三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2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4分)26.(18分)答案:(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2分)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4分)6(2)思想领域:冲破封建神学束缚,提倡人文主义,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2分)科学领域:科学逐渐摆脱神学的束缚,进入面向现实、重视实验的新时代。(2分)(3)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2分)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2分)增加了制度、思想变革的科目和要求。(4)①科技知识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②人文知识重要: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③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任选其一观点,4分)27.(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言论:“天主教是一些狡猾之徒所虚构出来的欺骗之网。”“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法是正确的理性的命令,它根据是否合平理性来指明人的行为在道德上可行与否。”——摘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材料三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孱,病源在此,故欲破此痼习。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四1977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1978年2月,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十年规划,按照这个规划,到1985年,钢产量要达到6000万吨(1978年实际产量是3178万吨),石油产量要达到2.5亿吨(1978年实际产量是1.04亿吨)。1978年的积累基金比上年增长30.6%,而消费基金仅增长8.4%,积累率急剧上升到36.5%,成为1958年的“大跃进”后二十年中积累率最高的一年。——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6分)7(2)依据材料二,从批判的矛头、思想武器等两个方面概述法国启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